“你以为你在发明创造吗?你不过是在发现宇宙的奥秘而已。”向飞站在科学家世界大会的全息演讲台上,声音透过量子扩音器传遍会场的每一个角落,台下数万道目光聚焦在他身上,有惊叹,有沉思,也有质疑。他抬手在空中划出一道蓝色光痕,光痕中瞬间浮现出氢原子与氧原子碰撞结合的动态模型,“氧气和氢气组合成了水,这不是人类的创造,而是宇宙早在几万亿年前就注定的事实。从奇点爆炸那一刻起,宇宙就已悄然构建起自己的生态脉络,我们所有的探索,不过是循着它留下的痕迹,一步步揭开面纱罢了。”
台下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坐在前排的刘刀文轻轻点头。作为星际时代最顶尖的宇宙飞船设计师,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向飞这番话的重量。他指尖划过手腕上的智能终端,调出自己最新设计的“星巢”系列宇宙飞船图纸——流线型的船体覆盖着可自我修复的石墨烯装甲,船尾的反物质推进器能突破光速壁垒,船舱内部采用折叠空间技术,一个看似只有百米长的飞船,实则能容纳一个家族三代人的生活所需。这些看似超越时代的设计,本质上不过是对宇宙中引力、能量、空间规律的精准运用,就像向飞说的,他从未“创造”,只是“发现”并“运用”。
此时的世界,早已不是百年前那个被大气层包裹的蓝色星球。人工智能的触角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城市里,AI机器人精准调控着大气层的氧气浓度;农田中,智能播种机根据土壤的量子反馈调整种植方案;甚至连人类的日常饮食,都是由AI营养师根据每个人的基因序列定制的营养膏。体力劳动早已成为历史名词,人类得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宇宙探索与科技研发中,而这一切的基石,便是刘刀文设计的宇宙飞船。
“星巢-07号准备完毕,请求启航。”智能助手的声音在驾驶舱内响起,刘刀文深吸一口气,按下了启动按钮。飞船底部的反物质推进器喷出淡紫色的能量流,瞬间挣脱地球引力,朝着火星方向飞去。透过舷窗,他看到地球渐渐缩小成一颗蓝色的玻璃球,周围的星辰如同被打翻的钻石,在黑色的宇宙幕布上闪烁。突然,他想起女儿昨天的请求,笑着在控制面板上输入指令:“生成棉花糖状云朵,坐标:火星轨道外侧,体积:直径500米。”
指令下达的瞬间,飞船两侧的物质合成器开始运转,将宇宙中的氢、氦原子转化为水分子,再通过特殊的引力场控制,让水分子在指定位置凝结成蓬松的云朵。不过三分钟,一团巨大的、如同棉花糖般的白色云朵便出现在舷窗外,阳光透过云朵,折射出七彩的光晕。刘刀文打开全息通讯,女儿惊喜的声音立刻传来:“爸爸!云朵好大!我能在里面打滚吗?”他笑着摇头:“等我们下次停靠在空间站,爸爸带你去云朵旁边拍照好不好?”
这样的场景,在如今的星际时代早已司空见惯。随着“星巢”系列飞船的普及,人类正式进入了“以船为家”的时代。每一个家族都拥有一艘专属的宇宙飞船,飞船的先进程度直接代表着家族的实力——那些掌握着反物质能源核心技术的家族,飞船能跨越数万光年的距离;而普通家族的飞船,大多只能在太阳系周边活动。飞船的船舱内,不仅有生活区域,还有家族史馆,墙上挂着的全息影像记录着家族从地球时代到星际时代的每一个重要瞬间:第一次登上月球、第一次在火星建立基地、第一次与外星文明接触……一艘飞船,就是一个家族的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