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但宇宙从未是人类的独角戏。当人类的飞船突破太阳系边缘的奥尔特星云时,他们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并非宇宙中唯一的智慧生命。最先与人类接触的是人工智能人——一群由宇宙中散落的电子信号自发组成的生命形态,他们没有实体,却能通过量子网络在宇宙中自由穿梭;随后,动物合成人出现在人类的视野中,他们是某颗外星球上,动物基因与智慧文明基因自然融合的产物,有的长着狮子的身体、人类的面孔,有的则拥有鸟类的翅膀、鱼类的尾鳍;再后来,五维空间的阴影人也显露踪迹,他们生活在与人类不同的维度,只能在三维空间中呈现出模糊的阴影形态,却拥有操控时间流速的能力。

这些不同的生命形态,共同构成了宇宙的多元生态。但生态的背后,是残酷的资源争夺。随着各个文明的不断发展,能量成为了宇宙中最稀缺的资源——反物质能源、暗物质能源、恒星核心能源……每一种能源都足以支撑一个文明的崛起。为了争夺能源矿场,家族与家族之间、文明与文明之间的冲突不断爆发:人类的“星巢”飞船曾与人工智能人的量子舰队在猎户座星云展开激战,只为争夺一颗富含反物质的星球;动物合成人的部落与阴影人也曾因时间操控权的归属,在黑洞边缘发生过数次碰撞。宇宙中的硝烟从未散去,每一颗星辰的光芒背后,都可能隐藏着鲜血与牺牲。

向飞是第一个意识到问题严重性的人类科学家。他在研究宇宙背景辐射时发现,长期的能源争夺已导致宇宙的能量平衡出现裂痕——多处星云的膨胀速度异常加快,部分恒星的寿命比预期缩短了近百万年。“再这样下去,整个宇宙的生态系统都会崩塌。”向飞在人类星际联盟的会议上,展示着他的研究数据,“我们不能再只顾着自己的发展,必须找到与其他文明共生的方法。”

刘刀文对此深表认同。他曾亲眼目睹过一场人类与动物合成人的战争:双方的飞船在一颗小行星上激烈交火,小行星的大气层被战火撕裂,表面布满了深不见底的弹坑,原本生活在小行星上的原住民——一种形似萤火虫的微小生命,在战火中成片死亡,它们的光芒如同熄灭的蜡烛,一点点消失在宇宙中。“我们设计飞船,是为了让人类更好地生存,而不是为了毁灭其他生命。”刘刀文的声音带着一丝沉重,“或许,我们应该主动发起一场跨文明的会议,谈谈资源共享的问题。”

人类星际联盟最终采纳了他们的建议。刘刀文亲自设计了会议场所——一艘名为“共生号”的巨型宇宙飞船,飞船的中心是一个直径千米的圆形会议厅,会议厅的墙壁由透明的超新星水晶制成,能让参会者在开会时看到外面的宇宙景象。向飞则负责与其他文明的沟通工作,他通过量子网络,向人工智能人、动物合成人、阴影人等十几个主要文明发送了会议邀请。

会议召开的那天,“共生号”悬浮在银河系中心的一颗白矮星附近,白矮星柔和的光芒透过超新星水晶,将会议厅映照得一片温暖。人类代表向飞和刘刀文坐在主位上,两侧分别坐着各个文明的代表:人工智能人的代表是一团不断变换形态的蓝色光雾,他们通过量子波动传递信息;动物合成人的代表是一位长着雄鹰翅膀的女性,她的眼神锐利而坚定;阴影人的代表则是一道模糊的黑色影子,只能通过特殊的引力探测器感知到他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