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大军才行至淮甸,噩耗便至:河中城陷,李守贞举家自焚!
据说李守贞死前大宴宾客,在楼上痛饮至酣处,命下人举火。火光冲天之际,这位“唐裔”还在高歌:“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李璟闻讯,跌坐龙椅,半晌无言。良久,方长叹一声:“天不助唐啊!”
更让他头疼的是,李守贞的幕僚朱元、李平等人竟滞留江南不归。这些北人骁勇善战,却也桀骜不驯,日后必生事端。
第三节:楚地风云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鼎州马希萼遣使来求援,血泪控诉其弟希广篡位夺权。
朝会上,主战派与主和派争得面红耳赤。
魏岑力主出兵:“楚地富庶,得之可增国力!”
老臣孙忌则谏曰:“楚国兄弟阋墙,我朝插手恐引火烧身。”
李璟犹豫不决,退朝后独登凤凰台远眺。是夜,他做了一个怪梦:梦见一只猛虎被群狼围攻,向他哀鸣求救。
翌日,他便下令出兵助马希萼。
起初战事顺利,边镐率军攻入长沙,马希萼得立为楚王。谁知这位新楚王荒淫无道,不过数月就被弟弟希崇推翻。
李璟只得再派边镐平乱。这一次,江南军竟一举吞并楚国!
但边镐这人,打仗还行,治国却是一塌糊涂。此人笃信佛教,军中常带僧侣,政事多决于佛签。楚人怨声载道,称其为“边和尚”。
果然不久后,楚将刘言起兵反叛。边镐仓皇出逃,连靴子都跑丢了一只。楚地得而复失,空耗无数钱粮。
金陵城里,百姓编了歌谣传唱:“边和尚,念歪经,得了长沙丢金陵...”
第四节:南疆烽火
楚地硝烟未散,南疆又起烽火。
南汉刘氏趁乱进攻桂林,李璟派大将张峦迎战。起初战事顺利,裨将杨胜、侯忠连战连捷。
谁知这两人得意忘形,竟纵兵抢掠。南汉军佯败诱敌,暗中壅塞河道。侯忠率军追击时,敌军决水灌营,江南军溺毙大半。
消息传回,李璟气得摔碎了最心爱的青玉砚台:“败军之将,安敢如此!”
更让他心痛的是,此时江南正遭大旱。自保大十一年六月至次年三月,滴雨未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