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六节:契丹来使

正当江南多事之秋,北方传来惊人消息:契丹主耶律德光攻陷汴梁,后晋灭亡!

不久,两名契丹使者抵达金陵。令人惊讶的是,使者竟能说一口流利汉语。

李璟好奇相问,使者答道:“臣本范阳人,世代官宦。昔年后唐清泰主失御,石敬瑭借我契丹兵入主中原,割让幽云十六州。臣因此事虏主,官至郎中之职。”

李璟更觉新奇,连珠炮似地问道:“契丹如何治国?朝见礼仪如何?无文字如何徵赋?”

使者一一作答:“蕃不治汉,汉不治蕃,此乃古制。朝见时称汉人为'汉儿'。徵赋则以传箭为号,以皮籍为度...”

最后,使者道出来意:“晋少主逆命背约,已遣入蕃。我主欲册封陛下为中原之主!”

群臣闻言,有的面露喜色,有的则忧心忡忡。李璟沉吟良久,方才开口:“孤守江南社稷,与中原阻隔。若契丹不忘先好,惠赐行人,孤受赐多矣。其他不敢拜命之辱。”

使者悻悻而去后,李璟长叹一声:“中原无主,寇盗纵横。孤不能乘时北伐,恢复先业,反而劳师于海隅。孤实乃先代之罪人也!”

这番话,说得殿下群臣无不汗颜。但谁也不知道,这位看似悔恨的君王,心中究竟作何打算。

唯有老臣宋齐丘在府中闻讯后,暗自摇头:“主上志大才疏,恐非国家之福啊!”

至此,保大初年的扩张看似风光无限,实则已埋下祸根。李璟的帝王之路,注定坎坷难行。

第二章:中原剧变与战略失误

第一节:龙椅上的叹息

保大年间,金陵宫中。

李璟独坐龙椅,面前摊着来自北方的密报。烛火摇曳,映得他眉目间的忧色更深三分。

“契丹入主中原...晋帝北狩...”他喃喃自语,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案几,“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时机啊。”

三日前,契丹使者刚刚离去。那范阳口音的使者言语倨傲,竟说要册封他为“中原之主”。朝中不少大臣暗自欣喜,唯独宋齐丘托人捎来口信:“此乃驱虎吞狼之计,陛下慎之!”

果然,他婉拒后不过旬日,探马便传来消息:契丹主力北返,中原真空,群雄并起。

“陛下,夜深了。”内侍轻声提醒。

李璟恍若未闻,忽的起身,在殿中来回踱步。烛光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在空旷的大殿中显得格外孤寂。

“先帝啊先帝,”他忽然面向北方跪下,泪如雨下,“儿臣不能乘时北伐,恢复先业,反而困守东南。儿臣实乃李氏罪人也!”

这番动静惊动了守夜的宫人。翌日,皇帝深夜痛哭自称“罪人”的轶闻便传遍了金陵城。茶肆酒坊间,百姓们窃窃私语:咱们这位皇上,心思比秦淮河的河水还要曲折哩!

第二节:河中幻梦

就在李璟自怨自艾之际,一匹快马驰入金陵。马上使者衣衫褴褛,怀中却揣着一封血书。

“河中节度使李守贞乞师!”使者跪呈血书,声音嘶哑。

李璟展开血书,但见字字泣血:“臣之先世乃唐之远裔...欲效愚忠,诛鉏蛇豕,恢复先业...”

“唐裔!”李璟眼前一亮,仿佛看到了北伐的希望,“速传李金全!”

润州节度使李金全奉命率军西进。临行前,李璟亲自饯行,赠以御剑:“卿此去若成事,当封侯拜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