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密使魏岑出列道:“陛下不必忧心,不过是些装神弄鬼的乡民罢了。臣举荐小将...”
“臣愿往!”话音未落,一员年轻将领已然出列。众人视之,乃是兵部侍郎张翰。
李璟大喜:“爱卿需要多少兵马?”
“精兵五千足矣!”张翰信心满满。
然而事实出乎意料。张翰率军与赤军子交战,初战小胜后轻敌冒进,反中埋伏,大败而归。
消息传回金陵,朝野震动。李璟连夜召集群臣,最终采纳老将建议,派多名将领分进合击。果然,联军连破贼众,张遇贤弃众而逃,官军擒获其副帅黄伯雄,斩首示众。
这场胜利来得正是时候,李璟借此稳固了摇摇欲坠的威望。但经此一役,他更加不信任朝中老臣,将军国大事尽委于弟弟景遂,而自己则深居内宫,只通过魏岑、查文徽二人了解外事。
第四节:闽地风云
平定内乱后,李璟信心倍增。恰在此时,探马来报:闽国内乱,王延政与兄王延羲各据一方,互相攻伐,甚至各自称帝改元。
查文徽趁机进言:“陛下,此乃天赐良机!闽地富庶,若得之,可大增国力。”
李璟心动,但仍犹豫不决:“先帝遗训,勿要轻启战端...”
魏岑笑道:“陛下,非我要战,乃闽国内乱,民不聊生。我朝出兵乃是吊民伐罪,安定邻邦啊!”
这番话说到了李璟心坎上。他当即命查文徽为帅,边镐为副,出兵讨闽。
查文徽果然不负众望,率军深入闽地。他利用降将孟坚为向导,出奇兵从背后袭击建州军。建人大败,退保孤城。此时又传来消息:福州民李义杀王延政之子,自称留后,遣使向江南乞降。
“好!好!”李璟在朝堂上喜形于色,“封李义为福州刺史,令其协助剿贼。”
在多方夹击下,王延政终于不支出降。李璟将其封为鄱阳王,安置于饶州。自此,建州、汀州、泉州、漳州尽入江南版图。
捷报传回金陵,李璟大喜过望,改延平津为剑州,任命建州降将陈诲为刺史。又派齐王景达亲赴九华山,请回宋齐丘。表面上是崇奉朝请,实则是将老臣置于眼皮底下监视。
第五节:福州劫难
好景不长。刚刚归降的李义突然反叛,据福州自立。
“逆贼安敢如此!”李璟勃然大怒,立即诏令建州守军讨伐,又命信州节度使王建封协同围城。
大军压境,李义慌忙向吴越求救。吴越早已觊觎福州多年,当即派水师浮海来援。
两军在福州城下对峙。冯延鲁奉命阻击吴越援军,却纵容敌军登岸,结果反被击溃。
就在这时,王建封突然在营中大喊:“我军败矣!”随即下令烧营撤退。
诸军不明就里,见主帅逃跑,纷纷溃散。原本胜券在握的战局,瞬间崩坏。
消息传回金陵,李璟气得摔碎了最心爱的砚台:“王建封安敢如此!”
朝臣们纷纷要求严惩王建封,但李璟念其旧功,只将冯延鲁流放舒州,对王建封却轻轻放过。
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王建封不但不感恩,反而得寸进尺,要求执掌中书政事。
李璟终于忍无可忍:“卿乃一使相耳,安可乱常僭于台辅。汝无惹闹!”
从此,朝野上下都戏称王建封为“王惹闹”。但这厮仍不知收敛,终日恣意跋扈,最终被李璟数罪并罚,赐死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