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许之言站在图书馆三楼的古籍特藏区,指尖轻轻拂过一排泛黄的书脊。午后的阳光斜斜地穿过高窗,在空气里划出几道透明的光柱,微尘在其中缓缓浮游,像被定格的时光碎片。

他刚从旧书市淘来一本清末的《岭南草木考》,花了整整三个月的积蓄。此刻,他正小心翼翼地将它归入“地方志”分类。这本书的封面已经磨损,边角卷起,内页有虫蛀的痕迹,但墨香犹存。对他来说,这味道比任何香水都更令人心醉。

“许老师,又买新书啦?”一个清脆的声音从背后传来。

是林小满,图书馆新来的实习生,二十出头,扎着马尾,眼睛亮得像初春的露珠。

“嗯,”许之言头也不抬,将书轻轻推入书架的缝隙,“一百多年前的东西,保存得还算完整。”

“你总是买这些老古董,”林小满凑过来,好奇地瞥了一眼,“看得懂吗?字都那么小。”

“看得懂,”他终于转过身,推了推鼻梁上的黑框眼镜,“它们不会骗人,也不会吵闹。不像……”他顿了顿,没说下去。

不像人。

尤其是女人。

上一个女朋友,是三年前走的。她叫苏晴,长发及腰,笑起来有两个酒窝。她说:“许之言,你爱书比爱我还多。”他没反驳。因为她是对的。

他记得那天,她站在他那间堆满线装书和手抄本的小公寓里,环顾四周,像在看一座与世隔绝的坟墓。

“我们出去吃饭吧,”她说,“或者去看电影,去旅行,做点正常人做的事。”

“今天馆里新到了一批民国期刊,我得去整理。”他说。

她走了,门关得很轻,却像一声闷雷砸在他心里。

从此,他更加沉浸在这片纸页的海洋里。书成了他最忠实的伴侣,不会抱怨,不会离开,只会安静地等待被翻阅、被理解、被珍藏。

许之言将那封用毛边纸写就的信在灯下又读了一遍。

墨香淡淡,笔锋苍劲,字是繁体,行楷间夹杂着几处古篆,像是从某部失传的抄本中走出。信未署名,只落款“栖云山人”,约他三日后于皖南山中的青梧村相见,并附了一张手绘地图,蜿蜒山路旁标注着“老祠堂”三字。

他摩挲着信纸边缘细微的虫蛀痕迹——这绝非现代印刷品所能伪造。一种久违的悸动在胸腔里苏醒,仿佛有根看不见的线,正从深山那一头轻轻拉扯着他。

第二天,他向图书馆馆长请假。

“老家?”馆长推了推眼镜,略显惊讶,“老许,你在这儿十年了,还是头一回请事假。”

“嗯,祖屋要翻修。”他低声说,目光落在办公桌上那本《岭南草木考》上。

“去吧,好好休息几天。”馆长笑着点头,“你啊,整天泡在书堆里,也该透透气。”

他没解释。他知道没人会懂——为了几册不知年代、内容未明的古籍,值得专程奔赴深山?可对他而言,这不只是工作,更像是一场命中注定的相逢。

临行前夜,他仔细打包了几件换洗衣物,又郑重地塞进两支羊毫笔、一方旧砚、一包松烟墨——那是他早年跟一位老书法家学写字时留下的习惯。若真遇上了古籍修复,这些或许能派上用场。

第三日清晨,细雨如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