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相册,我的手指停留在一张泛黄的照片上。六岁的我正用蜡笔认真地为康乃馨涂色,而照片背景中,母亲的工作白板上隐约可见一些公式雏形。这就是起点。
窗外,沈昭的新闻仍在循环播放。我闭上眼,深深吸了口气。
游戏开始了。
第二章 康乃馨的复仇密码
三个月后,拉斯维加斯CES展会人声鼎沸。我戴着黑色鸭舌帽,穿着服务生的制服,低调地穿梭在全息投影区。沈氏的展台被围得水泄不通,巨型环幕正播放着精心制作的宣传片:「启明系统——全球首个可诊断137种罕见病的AI」。
沈昭站在舞台中央,接受着媒体和投资人的顶礼膜拜。顾承则安静地站在角落,看似谦逊,眼中却闪烁着难以掩饰的自得。
我捏紧了手中的服务托盘,指节发白。前世,就是在这场发布会后,我的命运急转直下——被彻底扣上“学术不端”的帽子,导师与我划清界限,甚至父亲也因此一病不起。
但这一次,我不会让历史重演。
当演示环节进行到神经母细胞瘤筛查时,我放下了托盘,按下了手机上的启动键。
大屏突然闪烁,切换成一段夜间监控视角。画面中,顾承用我给他的门禁卡刷开实验室,将U盘插入主机。特写镜头推向他袖口,铂金袖扣内侧「JC」刻痕清晰可见——那是我用报废机床亲手打磨的周年礼物。
全场哗然,窃窃私语声如同潮水般蔓延开来。沈昭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他强作镇定地对着麦克风说:“看来有黑客干扰,我们的技术人员正在处理。”
在他的耳麦里,传来我经过变声处理的声音:「建议沈总检查下Ventricular节点的自检日志。」沈昭脸色骤变,技术人员疯狂敲击键盘却无法切断投屏。
「或者我帮您?」我轻笑一声,按下了第二个按钮。
环幕瞬间炸开漫天粉白康乃馨,每片花瓣都化作滚动代码:
if patient.age < 10:
diagnosis = "误诊补偿协议启动"
print(f"献给永远缺席的母亲 {date(2022-03-12)}")
花海淹没沈昭煞白的脸。那是妈妈临终前窗台上开败又重生的第十一茬康乃馨,也是我埋进核心代码的悼念指令——当系统检测到未成年患者时,强制触发误诊追溯程序。
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惊呼,记者们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鲨鱼,纷纷举起相机捕捉这戏剧性的一幕。沈昭试图说些什么,但他的麦克风已经被我切断。
就在这时,我注意到顾承的表情。他没有像沈昭那样惊慌失措,反而露出一丝难以捉摸的微笑,仿佛早就预料到这一切的发生。我们的目光在空气中短暂相交,他的眼神复杂难辨——有一丝歉意,一丝警告,还有一丝我无法解读的情绪。
警笛声从八个通道口同时响起,我知道是时候了。扯下口罩,我踏上展台,闪光灯如银针般扎过来。我从口袋中取出那份泛黄病历本,封皮「沪海肿瘤医院」的烫金已被磨得斑驳。
「三年前沈氏私立医院误诊率下降63%,不是因沈昭的天才算法。」我点开展台备用电脑,调出沈氏医院数据库后台,「而是他们删除了所有未成年患者的病理追踪记录——就像删除我母亲最后的活检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