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光的痕迹”……是指相机闪光?还是所有光影记录的媒介?
她尝试在网上搜索几十年前的本地新闻,尤其是意外事件和失踪人口,但信息寥寥。她联系了几位还在世的、年迈的远亲,旁敲侧击地打听祖母年轻时的事情,尤其是是否认识一个脸色苍白、喜欢穿中山装的男人。得到的回应要么是茫然,要么是含糊其辞的“记不清了”,有一次,一位远房姨婆在挂电话前,低声快速地说了一句:“小薇,有些旧事,过去了就让它过去吧,别再打听了,对你没好处……”
阻力重重,仿佛有一双无形的手在阻止她探寻真相。
而在此期间,“苍白之影”的活动变本加厉。
它出现在她手机随手拍下的路边风景照里,站在一棵树的阴影下;出现在电梯门的模糊倒影里,紧贴在她身后;甚至有一次,她在视频通话时,小雨突然惊讶地问:“薇薇,你后面墙上那个白白的影子是什么?好像还在动?”林薇猛地回头,却什么也没看到,但通话结束后,那段视频自动保存的文件却无法打开,显示已损坏。
它不再满足于静态照片,开始侵入动态影像。
林薇开始不敢照镜子,不敢接触一切能反光的东西。她的公寓变得像个囚笼,每一个角落都可能隐藏着那双空洞的眼睛和诡异的笑容。她拉上所有窗帘,躲在黑暗中,但恐惧并未减少分毫。她甚至开始产生幻听,总觉得在寂静中能听到轻微的、不属于自己的呼吸声。
她意识到,它正在尝试突破二维影像的界限,进入她所在的三维世界。
第六章:微光
在几乎要被恐惧和孤立压垮的时候,林薇想起了一个人——大学时认识的学长秦锐,现在似乎在一家民俗研究所工作,平时对那些神神秘秘的传说轶闻很感兴趣。以前觉得他不务正业,现在却仿佛成了最后一根稻草。
她拨通了电话,声音因为长久的恐惧和失眠而沙哑颤抖。
秦锐听完她断断续续、逻辑混乱的叙述后,并没有立刻否定或安慰,而是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听起来……很像是‘影蚀’或者‘缚影’现象。”他最后开口,语气严肃。
“那……是什么?”
“只是一种民间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