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这不是逆袭,这不是回归。

这不是清算,这只是报复。

当象征财富的股价曲线断崖式崩塌,当八十亿市值在半小时内灰飞烟灭,所有人才终于明白:

那个他们曾看不起的人,一直站在云端,俯视着一切。

1

创星科技,第十七层投资分析部。

空气里搅拌着中央空调的低鸣、昂贵咖啡豆的焦香,还有一种更深层、更粘稠的东西——无处不在的焦虑。

键盘噼啪作响,屏幕上跳动着红绿绿的K线图,每一个数字的起伏都牵动着无数人的神经和钱包。

我坐在靠窗的工位上,像一颗被精心嵌入巨大机器中的、毫不起眼的螺丝钉。

我的隔断间很整洁,整洁得甚至有些空旷,只有一台公司配发的电脑,几本摞得整齐的专业书,以及一盆小小的、叶片有些微微发黄的绿萝。

它和他一样,在这个充斥着精英感和紧迫感的环境里,显得有些格格不入,顽强地存活着,却又缺乏生机。

晨会刚结束,人群从会议室鱼贯而出。

部门总监张伟被几个人簇拥着,志得意满,唾沫横飞地复盘着刚刚拿下的“科信集团”大单。

“……所以说,关键在于把握住了核心痛点,我们的整体思路完全碾压了对手!”张伟的声音洪亮,刻意加重了“整体思路”四个字,目光像探照灯一样扫过围着他的下属,脸上挂着毫不掩饰的得意。

几个老油条立刻心领神会地送上奉承。

“还得是张总您眼光独到,一针见血!”

“就是,跟着张总干,项目顺风顺水!”

我沉默地跟在人群末尾。

那份“整体思路”的报告,每一个字都出自我手。

过去的三周,自己几乎住在了公司,查数据、建模型、做推演,喝了无数杯速溶咖啡,才在最后期限前打磨出那份无可指摘的方案。

而今天一早,自己只是被叫去通知了一下:这个项目,由张总监亲自负责汇报。

他曾试图在会前找到张伟,委婉地提醒了一下其中几个关键数据点的来源。

张伟当时拍了拍他的肩膀,笑容亲切,语气却不容置疑:“小张啊,你的贡献我心里有数。但团队的成功离不开任何一个人,更要突出集体的力量嘛。你还年轻,要学会看大局,不要计较一时得失。”

我没再说什么。

默默回到工位,看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城市的天际线在薄雾中显得有些压抑。

一场雨似乎正在酝酿。

邻座的李姐,一位妆容精致、消息灵通的中年女同事,滑着椅子凑过来,压低声音,语气里带着一种过来人的“教诲”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幸灾乐祸:“小张啊,看见没?在社会上混,最重要的是什么?是眼色!功劳嘛,那都是领导的,咱们呐,能把锅稳稳接住,就算合格了。”

我转过头,看了她一眼,没说话。

眼神很平静,平静得让李姐觉得有些无趣,甚至有点发毛,她干笑两声,又滑回了自己的工位。

只有刚来没多久的实习生小陈,趁着去茶水间接水的功夫,默默地把一杯刚冲好的、冒着热气的咖啡放在我手边,眼神里流露出一丝同情,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

但看到李姐瞥过来的目光,她又立刻低下头,飞快地走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