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云儿睁大眼:“小姐要制琉璃?”

“正是。”宋晚凝目光坚定,“人活一世,靠山山倒,靠人人跑。唯有靠自己,才立得稳。”

主仆二人正说着,门外传来小厮通报:世子去而复返。

崔翊独自走进来,神色比方才复杂许多。他屏退云儿,站在床前沉默片刻。

“你...当真烧了婚书?”他问,语气不似往常冰冷。

宋晚凝颔首:“世子自由了。”

崔翊皱眉:“可是因林楚楚?我与她并非...”

“与她无关。”宋晚凝打断,“只是我醒了而已。”

“醒了?”

“醒了。”她重复道,不再多言。

崔翊凝视她许久,忽然发现这个认识了多年的女子,似乎有些不同了。不再是那个低眉顺眼、隐忍顺从的破落户表妹,眼中有了他看不懂的光芒。

“即便婚书不在,父亲也不会允你离开侯府。”最后他说道,语气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

“腿长在我身上。”宋晚凝平静回答,“世子请回吧,我倦了。”

崔翊欲言又止,最终转身离去。走到门口,他回头看了一眼——宋晚凝闭目养神,侧脸在夕阳余晖中显得既脆弱又坚韧。

那日后,侯府暗流涌动。

崔父坚决反对解除婚约和宋晚凝离府,崔翊态度暧昧不明,林楚楚则更加黏着崔翊,生怕煮熟的鸭子飞了。

而宋晚凝闭门不出,实则通过云儿与外界联络,悄悄寻找琉璃工匠和铺面。她凭着记忆中的配方,尝试复原先人的琉璃工艺。

一月后,当崔翊解除禁足时,西厢已人去楼空。

宋晚凝只留下一封信和那盆她最爱的栀子花。信上寥寥数语:谢多年照拂,恩情来日再报。勿寻。

崔翊捏着信纸,望着空荡房间,心中莫名一空。

那株栀子花开得正盛,洁白如玉,香气清冽。

一如它曾经的主人,柔韧而坚强。

第三章 琉璃映匠心

京城西市,一家名为“凝辉堂”的琉璃工坊悄然开张。

铺面不大,陈设简洁,但橱窗内陈列的几件琉璃器却格外引人注目——不仅有常见的瓶碗,还有精巧的首饰、文房用具,甚至几件融合了金银丝线的创新作品。最特别的是一组仿花卉琉璃,晶莹剔透中带着自然渐变色彩,在阳光下流光溢彩。

“掌柜的,这朵琉璃栀子花怎么卖?”一位衣着华贵的夫人询问道。

柜台后,一身素青衣裙的女子抬头微笑:“夫人好眼光,这是本店独门技法所制,三两银子。”

这女子正是宋晚凝。一月前,她带着云儿离开侯府,用变卖首饰的钱租下这处带后院的小铺面。前店后坊,吃住皆在此。

起初极为艰难。琉璃工艺复杂,火候把握全凭经验。宋晚凝虽有配方,但实际操作屡屡失败,烧伤烫伤是家常便饭。加上京城琉璃市场已被几家大店垄断,新店难以立足。

但她咬牙坚持,日夜钻研。凭借对色彩的独特感知和创新设计,渐渐做出特色。那组琉璃花卉更是引来关注。

“三两?倒是不便宜。”夫人掂量着手中栩栩如生的琉璃花,“不过确实精巧别致,包起来吧。”

云儿高兴地包装货物,送走客人后兴奋道:“小姐!这是今天第五个买琉璃花的了!咱们是不是该涨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