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卡通地垫上,映出斑驳的光点。林野的脚踩在软软的地垫上,没有了水泥地的滚烫和刺痛,只有一种踏实的柔软。他跟着节奏抬左脚、抬右脚,看着周围同学脸上久违的笑容,突然觉得眼眶有点热。
这就是他昨天梦里的场景啊——没有体罚,没有伤痛,只有轻松和快乐。原来,军训真的可以是这个样子。
三、“摆烂”也能拿奖状
军训改革的第二天,林野彻底适应了这种“过家家”模式。
早上七点,没有刺耳的吹哨声,而是广播里播放的《清晨问候曲》。他慢悠悠地起床,洗漱完毕,走到食堂,发现早餐居然有小笼包、豆浆、油条,还有切好的水果拼盘。以前这个点,他们早就顶着星星在操场站军姿了,早饭只有硬得像石头的馒头。
“林野同学,要不要加个煎蛋?”打饭的阿姨笑眯眯地问,手里的锅铲敲得叮叮当当。
“要!谢谢阿姨!”林野捧着餐盘找了个位置坐下,正好看到老幺端着满满一盘吃的跑过来,嘴里还塞着个肉包。
“野子,你听说了吗?今天的训练内容是‘搭积木帐篷’和‘草地寻宝’!”老幺含糊不清地说,“王教官说,搭得最有创意的组,奖励全家桶!”
林野一口豆浆差点喷出来:“全家桶?”
“对啊!”老幺点头,“而且不用负重,不用跑步,就是玩!”
果然,到了操场,所谓的“训练”就是把一堆五颜六色的积木零件分发给各个连队,让大家合作搭出“心目中的军营”。林野他们宿舍四个男生凑在一起,对着说明书研究了半天,搭出了一个歪歪扭扭的东西——说是帐篷,更像个歪脖子城堡。
“这能行吗?”老幺有点心虚,“你看三班那个‘卷王’张超,他们组搭得跟真的一样,连迷彩布都用上了。”
林野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张超正指挥着组员给积木帐篷挂小旗子,一脸“我要拿第一”的严肃表情。以前在“魔鬼军训”时,张超就是最卷的一个,每天提前半小时起床加练,晚上还去操场偷偷跑步,就为了在教官面前表现。
“管他呢。”林野往地上一坐,干脆放弃了修饰,“反正我们搭的是‘抽象派军营’,懂的人自然懂。”
他们就真的坐在地上,看着别人忙碌。张超路过他们时,轻蔑地瞥了一眼那个歪脖子城堡,嘴角撇得老高:“林野,你们这也太敷衍了吧?军训是来磨练意志的,不是让你们偷懒的。”
林野懒得理他,从口袋里掏出昨天赢来的小贴纸——那是靠墙站五分钟得到的,上面印着只小熊。他把贴纸贴在歪脖子城堡的“门”上,还挺合适。
中午验收的时候,各个连队的作品都摆了出来。张超他们组的帐篷果然最精致,棱角分明,还插着纸做的红旗,引得不少人围观。轮到林野他们组时,王教官绕着歪脖子城堡转了两圈,突然笑了。
“这个好。”王教官指着城堡歪歪扭扭的烟囱,“有创意,像个会讲故事的城堡。而且你们组四个人全程有说有笑,合作得很开心,这才是‘团队协作’的真谛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