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苏锦揣着家里仅有的几十个铜板,背着一个竹筐,去了镇上。清河县的镇子不大,只有一条主街,街上有各种商铺,人来人往,还算热闹。
苏锦先去了种子铺,铺子里的种子种类不多,大多是常见的小麦、水稻、玉米种子。苏锦仔细挑选着,向掌柜询问各种种子的产量和特性。掌柜见她一个小姑娘对种子这么感兴趣,还问得头头是道,心里有些惊讶,耐心地回答着她的问题。
最后,苏锦挑选了一些产量较高、抗病性较强的小麦和玉米种子,又买了一些蔬菜种子,花光了身上所有的铜板。
回到家,苏锦把种子交给李氏,兴奋地说:“娘,咱们就种这些种子,我相信今年一定会有好收成。”
李氏看着这些种子,又看了看女儿充满期待的眼神,点了点头:“好,娘都听你的。”
解决了田地和种子的问题,苏锦又开始琢磨改善伙食。家里的粮食不多,每天只能喝稀米汤,根本填不饱肚子。苏锦想起山里有很多野菜和野果,可以用来补充食物。
第二天一早,苏锦背着竹筐,拿着一把镰刀,去了村子后面的大山。山里的野菜种类很多,有荠菜、马齿苋、苦菜等等,这些野菜不仅可以当菜吃,还富含营养。苏锦一边采摘野菜,一边留意有没有野果和可食用的菌类。
中午的时候,苏锦的竹筐已经装满了野菜和一些野草莓。她背着竹筐回到家,李氏看到这么多野菜,高兴地说:“锦儿,你真厉害,采了这么多野菜,咱们今天可以好好吃一顿了。”
苏锦笑着说:“娘,我还采了一些野草莓,您尝尝,可甜了。” 说着,她拿出几颗野草莓递给李氏。
李氏接过野草莓,尝了一颗,甜美的味道让她露出了笑容:“真甜,比镇上买的还好吃。”
苏锦开始动手做饭,她先把野菜清洗干净,用开水焯了一下,然后凉拌了一盘野菜,又用少量面粉和野菜混合,做了一些野菜饼。李氏看着女儿熟练地做饭,心里十分欣慰,她发现,自从女儿醒来后,好像变了一个人,不仅懂事了,还会做这么多好吃的。
饭菜做好后,母女俩坐在桌前,吃着香喷喷的野菜饼和凉拌野菜,心里都充满了幸福感。这是她们许久以来,第一次吃上一顿饱饭。
“锦儿,你做的饭真好吃。” 李氏一边吃,一边称赞道。
“娘,以后我经常给您做好吃的。” 苏锦笑着说。
从那以后,苏锦经常去山里采摘野菜和野果,给家里的伙食增添了不少花样。她还利用现代的厨艺,把野菜做出各种不同的味道,让李氏吃得赞不绝口。
随着时间的推移,村里的人也发现苏锦家的伙食越来越好,不再像以前那样顿顿喝稀米汤。有人好奇地问李氏:“李嫂子,你们家最近伙食怎么这么好啊?是不是苏锦那丫头找到了什么挣钱的好法子?”
李氏笑着说:“哪有什么挣钱的好法子,就是锦儿经常去山里采些野菜和野果,改善一下伙食。”
村里人听了,都有些羡慕。以前他们也采野菜吃,但都是随便煮一下,味道很差,没想到苏锦竟然能把野菜做得这么好吃。有些人家也开始学着苏锦的样子,去山里采野菜,改善家里的伙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