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在陈阿婆的努力下,地里的蔬菜又重新长了出来。当第一批蔬菜成熟的时候,陈阿婆特意做了一碗蔬菜粥,给小年吃。小年吃得特别香,还不停地说:“奶奶做的粥真好吃。”

日子一天天过去,小年渐渐长到了六岁。陈阿公和陈阿婆开始琢磨着,要让小年学点东西。虽然他们自己没读过书,但他们知道,读书识字是好事,能让小年以后有个好出路。

他们四处打听,得知附近有一所私塾,私塾先生是个好心人,有时候会免费教一些贫困家庭的孩子读书。陈阿公和陈阿婆商量着,要带着小年去私塾,求先生收下小年。

那天早上,陈阿婆特意把小年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还梳了一个漂亮的小辫子。陈阿公则拿着自己攒了很久的一点钱,虽然只有几个铜板,但那是他们能拿出来的全部积蓄。

两人带着小年来到私塾门口,心里既紧张又期待。陈阿公鼓起勇气,走到私塾先生面前,躬身行礼:“先生,我们是附近的乞丐,这是我们的女儿小年。我们想求您收下她,教她读书识字,我们会尽量付学费的。”

私塾先生看了看陈阿公和陈阿婆,又看了看小年。小年睁着大大的眼睛,好奇地看着私塾先生,一点也不怯生。私塾先生叹了口气:“你们的情况我知道,不容易。这孩子看着聪明伶俐,我就收下她吧,学费就不用了,只要她好好读书就行。”

陈阿公和陈阿婆听了,激动得连连道谢:“谢谢先生,谢谢先生!我们一定会让小年好好读书的。”

从那天起,小年就开始在私塾里读书。每天早上,陈阿婆都会送小年去私塾,下午再去接她回来。小年很聪明,读书也很用功,先生教的东西她很快就能学会,先生也很喜欢她。

然而,好景不长。没过多久,私塾先生因为年迈,要回老家养老,私塾也被迫关闭了。小年不能再读书了,心里很伤心,好几天都闷闷不乐的。

陈阿公和陈阿婆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们四处打听,希望能找到其他的私塾,可要么学费太贵,要么路途太远,根本不适合小年。

为了让小年能继续学习,陈阿公决定自己教小年读书。他年轻时也读过几年书,认识一些字。每天晚上,他都会在火堆旁,用一根小木棍在地上写字,教小年认读。陈阿婆则在一旁看着,偶尔还会帮着小年复习。

虽然条件艰苦,但小年学习很认真,进步也很快。陈阿公和陈阿婆看着小年一天天成长,心里充满了希望。他们相信,只要小年好好读书,将来一定能走出这片困境,过上好日子。

第三章 疾病缠身勇面对

小年八岁那年,陈阿婆突然病倒了。刚开始只是咳嗽、发烧,陈阿公以为只是普通的风寒,就去街上讨了一点草药,熬成药汤给陈阿婆喝。可喝了几天,陈阿婆的病情不仅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咳嗽得越来越厉害,有时候还会咳出血来。

陈阿公急得团团转,他知道,陈阿婆的病不能再拖了,必须去看医生。可他们根本没有钱去医馆看病,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陈阿婆的身体一天天垮下去。

小年看着奶奶躺在床上,脸色苍白,呼吸困难,心里特别难受。她每天都会守在奶奶床边,给奶奶擦脸、喂水,还会给奶奶唱歌,希望奶奶能快点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