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这是一个无法拒绝的阳谋。

既是为了学生,又合情合理。

她沉默了许久。

最终,轻轻点了点头:“好。”

04

接下来的日子。

我有了无数个正当理由出现在她身边。

周一,我借口送计划资料,在她办公室待了一下午。

她学校那个姓李的男老师,对她有点意思,路过时酸溜溜地说:“温老师,您这学生可真出息,对您也真好啊。”

温知暖还没开口,我已经笑着站起来,主动伸出手:“李老师好,我是叶凡。与其说是我对温老师好,不如说是温老师当年对我太好,我这点回报,九牛一毛。”

我态度谦逊,话却说得滴水不漏。

既抬高了温知暖,又宣示了我们之间非同一般的关系。

李老师碰了个钉子,悻悻地走了。

温知暖低着头整理文件,我却看到她紧绷的嘴角,悄悄扬起了一个微小的弧度。

她在偏心我。

哪怕只是潜意识里。

周三,我借口讨论计划细节,约她下班后在学校附近的咖啡馆见面。

我提前到了,点了她最喜欢的桂花拿铁。

她来的时候,看到桌上已经备好的咖啡,眼神闪了闪。

“你怎么知道我喜欢这个?”

“我猜的。”我撒了谎。

其实是我翻遍了她近三年的朋友圈,从一张她随手拍的照片角落里,发现了一只印着这家咖啡馆logo的杯子。

那天我们聊了很多,从青苗计划的具体实施,聊到学校里那些有天赋的孩子,再聊到她现在的工作。

我发现,她的生活像一潭平静的水,工作、家庭,两点一线,规律得有些乏味。

“老师,你好像很久没有画画了。”

我状似无意地提起。

她的手,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随即若无其事地搅动着咖啡:“工作太忙了,哪有时间。”

我没有戳穿她。

我知道,那不是没时间,是不敢。

她把所有的热情和理想,都奉献给了她的学生,却唯独遗忘了自己。

周末,我以青苗计划需要实地考察学生家庭为由,让她陪我一起下乡。

车子行驶在乡间小路上,她看着窗外倒退的田野,难得地放松下来。

我打开了车载音响,里面放着她大学时最喜欢的乐队的歌。

她惊讶地看向我:“这……你……”

“碰巧。”我再次面不改色地撒谎。

她不再追问,只是安静地听着,眼底泛起一层薄薄的水光。

我的每一次碰巧。

都在精准地敲击着她的心门。

我在用行动告诉她,我了解你,我记得你的一切,我懂你藏在心底的每一个遗憾。

考察回来的路上,天色已晚,我假装不经意地问:“老师,您是不是快过生日了?”

她愣了愣:“下周三。你怎么……”

“我记得。”我打断她,语气轻松,“高三那年您生日,我们全班同学凑钱给您买了个蛋糕,结果您不收,非要把钱还给我们,还把蛋糕分给了我们。”

那是我们第一次。

也是唯一一次,给她过生日。

温知暖的眼神变得很柔软,充满了怀念:“你们这群孩子……”

“所以,”我话锋一转,带上了几分不容拒绝的强势,“今年这个生日,您必须让我给您过。就当是……对我这个青苗计划赞助商的答谢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