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开端

美食评论界的“毒舌”罗勇,人送外号罗大炮,向来以一根刁钻的舌头轰遍天下无敌手。这回,他的炮口对准了火爆全城的“东坝担担面”,却结结实实哑了火。只因他质疑那碗四十八块的“现炒臊子”是工厂预制货,竟被胖店长当众讥讽“大炮也有打歪的时候”,最后被两名保安像扔垃圾一样架出了门!视频瞬间刷爆网络,罗大炮沦为全网笑柄。寒风中,狼狈不堪的他,默默捡起地上那袋从儿童餐里掉出来的、保质期长达两年的冷冻蔬菜包。炮口似乎冷却了,但眼底却重新压满了名为“真相”的沉重弹药——这一次,他要轰塌的,是整个用工业香精和谎言堆砌起来的“川味”帝国。

第一章:红油汤里的哑炮之辱

“东坝担担面”的旗舰店里,人声鼎沸,热辣的红色成了主色调,混合着花椒、辣椒和各种香料的复合气味,猛烈地冲击着每一个踏入者的感官。墙上挂着硕大的川剧脸谱和蓑衣,音响里放着热情的四川民歌,开放式厨房里,头戴高帽的厨师们颠勺翻炒,火光冲天,一切看起来都那么“正宗”,那么“地道”。

罗勇,圈内人称罗大炮,就坐在大厅中间的一张桌子旁。他鼻子微微抽动,像一头经验老到的猎犬,试图从这过于浓烈和统一的香气中,分辨出一些别的东西。他不是来享受的,是来“侦察”的。这家店打着“川籍大师手作”、“每日现炒臊子”、“古法炼制红油”的旗号,迅速崛起为网红,勾起了他极大的好奇,或者说,是职业病般的怀疑。

招牌担担面、夫妻肺片、红油抄手很快上齐,速度快得让他挑了挑眉。效率高得不像手工现做。

他先夹起一筷子担担面。面条本身还行,但重点在臊子和红油。肉臊颜色均匀,入口是一种奇怪的“粉糯”,缺乏猪肉末被热油逼出的焦香感和颗粒分明的咀嚼感。那花生碎,嚼下去也不够酥脆,带着点受潮般的软韧。

“啧。”罗勇放下筷子,舀了一勺夫妻肺片。牛杂切得异常整齐,薄厚均匀得像用机器量过,酱汁浓郁,麻辣鲜香一样不少,但味道死死地固定在这个框架里,没有一丝一毫的变量,完美得像是从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最后是那碗给助理孩子点的儿童餐。旁边的配菜西兰花,颜色翠绿得过分,每一朵的大小形状都几乎一模一样,煮熟后依旧保持着这种诡异的统一,入口只有水煮的软烂,完全没有新鲜蔬菜该有的清甜和微脆。

他的舌头,那尊尝遍南北、轰垮过无数虚假宣传的“大炮”,率先拉响了警报。这不对劲。高度标准化的工业感,穿透了所有刻意的烟火气,钻进他的味蕾。

他招手叫来了店长,一个穿着熨帖制服、面带职业微笑的中年男人,肚子微微发福。

“店长,打扰一下,”罗勇尽量让语气平和,“我想问问,咱们这个臊子,确实是每天在后厨现炒的吗?”

店长笑容不变:“当然,先生,我们坚持传统工艺,保证新鲜。”

“那这红油呢?也是自己炼的?”

“是的,我们用几十种香料,大师傅每天亲自把控火候熬制。”店长的笑容稍微淡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