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上午。
按照县局的通知要求,朱卫平和刘浩明两人上班时间准时前往县局政工室报到。
虽然通知没有明确具体事项,但政工负责管干部,谈话一般都不是坏事。
两人猜想估计和破获的绑架案件有关,也就没有细问。
到了六楼政工室,接待两人的,是政工室的副科长赵敏。
她二十七八岁左右的样子。
一脸和煦的笑容,修长的身材在制式警服的衬托下显得格外飒爽利落。
高高盘起的头发又隐约透露出一丝少妇的独特柔美,只是打了个照面,就让人心生一股亲切感。
按照安排,政工室要分别对朱卫平和刘浩明两人进行谈话,负责跟朱卫平谈话的,正是赵敏。
赵敏把朱卫平带到一个单独的房间。
示意他在沙发上落座,奉上一杯热茶后,声音轻盈地说道:“小朱,我虚长你几岁,这样叫你可以嘛?”
“赵姐,瞧您说的,我刚入警时,就是您给我们上从警的第一节培训课,您可是我从警的启蒙老师,按理说,我应该叫您一声赵老师的,但老师没有姐亲近嘛,我就厚脸皮叫您一声姐了。”
朱卫平搓了搓手,一副老实巴交的样子。
“呀,我可当不起老师这个称呼,不过是以过来人的身份提醒一下你们注意事项而已,不过我记得以前你嘴可没这么甜呐,当时让你回答问题,你还紧张得红着脸呢,呵呵。”
朱卫平一脸认真地回答:“姐,我觉得这个不是我的问题,而是你的问题。”
“嗯?什么问题?”赵敏有些不解,下意识问。
“我们讲道理,谁面对这么漂亮这么有气质的警察姐姐不紧张?”
朱卫平故意停顿了一会,接着说道:“这能怪我吗?不应该怪姐你长得过分美丽吗?”
赵敏乐得哈哈一笑。
按计划,原本赵敏是要给朱卫平做一下心理疏导。
考察一下他在开枪后的心理状况。
对他的精神状态等整体情况做一个评估。
正常情况下,赵敏要通过沟通交流的方式,和朱卫平一起回顾整个事件,分析现场情况。
最终达到两个目标:一是帮助恢复心理稳态,避免创伤慢性化;二是重建执法信心,保障未来履职能力。
但也不知是朱卫平嘴上功夫厉害,还是美女对英雄事迹天生免疫力就低。
总之两人一拍即合,携手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沟通氛围。
一个有心,一个有意,你一招,我一式,有来有往地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友好交流。
当然,有些问题难免出现了少许偏差,比如:
“情绪状态是否稳定?”
变成了“有没有女朋友,感情生活是否稳定?”
“现实表现是否和往常一样?”
变成了“你怎么这么勇敢,这么厉害,是怎么做到的?”
“社会交往是否正常?”
变成了“家庭情况怎么样,父母什么工作?”
“睡眠质量是否正常?”
变成了“个人爱好是什么,有没有特别喜欢做的事?”
“日常工作是否受到影响?”
变成了“从警的理想是什么,对未来工作有什么规划?”
在进行全方位深入细致的考察后,赵敏很是满意。
她在评价表上标注了满分,在总体评价写上优秀。
在“是否需要帮扶”选项上,她稍微犹豫,最后写上“需要”。
在“措施”选项上,写上“一周一跟踪”。
然后在责任人栏里,飞快地填上了自己的姓名、职务和联系方式。
在政工室的进展很顺利,但朱卫平丝毫不敢掉以轻心。
因为在和赵敏谈话的最后,赵敏提醒他等下还要去警务督察大队配合内部调查。
督察大队是公安机关内部的专职监督机构,其核心作用在于通过系统化监督机制保障公安队伍的规范化、法治化运行,通常被称之为警察中的警察。
虽然督察大队和政工室都是管人的部门,但通常来说,大家更愿意跟政工室打交道,而不愿意跟督察大队打交道。
因为公安机关在“严管厚爱”的队伍建设高标准要求下,政工部门通常履行的是“厚爱”措施,而督察大队通常履行的是“严管”措施。
况且,只要被督察大队盯上,通常就意味着要“写情况说明”“制定整改措施”“上报整改成果”。
哪怕经查明,你本身没有问题,但谁又乐意反反复复地被询问、被调查呢?
虽然心里不乐意,但朱卫平还是要积极面对。
因为根据《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的规定,民警在使用枪械后,所在的县级公安机关,要由警务督察部门牵头,联合法制等相关部门,审查开枪的合法性。
虽然按规定必须要启动内部调查,但实际上只要是正常执法,按正常惯例来说,内部调查更像是通过调查,由组织为民警的开枪合法性做背书,为民警撑腰。
只要是正常执法,所谓调查大多是走个形式。
但也有例外。
比如眼下的朱卫平,就在督察大队内部的谈话室里,接受了“特别的关爱”。
看着桌子对面的两人,朱卫平知道这关恐怕不好过,对方肯定会出一点幺蛾子。
这两人他太熟悉了,一个是现任督察大队大队长郑涛,另一个是法制大队副大队长王强。
高规格的谈话配置,本身就不同寻常,而且还是两个跟他曾经有冲突的部门领导。
朱卫平刚入警那年,作为主办民警,侦办了一起打架斗殴案件,有一名受害人死亡。
他认为嫌疑人一方有涉嫌故意杀人的嫌疑,主张立案侦查。
在私下对接工作时,原本法制大队的王强对此表示了支持。
但在案件分析研判会上,王强却突然跳出来,说这个案件并没有故意杀人的嫌疑。
并当众指责朱卫平是乱搞,要么就是不懂法,要么就是立功心切乱执法。
王强的突然背刺,是领导施压还是有其他原因?
朱卫平不得而知,但不管如何,正是因为王强的公然背刺,导致朱卫平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而郑涛,则是朱卫平被从刑侦大队发配到那安派出所的一个关键人物。
那年,还是督察大队副大队长的郑涛代表局里对朱卫平进行约谈,并在话语话术中挖了很多陷阱。
引导朱卫平对领导发表不满言论,刚入警的朱卫平斗争经验不足,不小心着了道,最后被莫须有地抓住把柄,发配至偏远派出所。
是巧合?
还是刻意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