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晚上,宁川电视台以市委书记孟浩然出席全市表彰大会的角度,在每日要闻中播出了全市表彰大会的新闻。
第二天,宁川日报头版头条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大篇幅报道了全市表彰大会的信息。
报纸刊登的照片里。
一个相貌堂堂的年轻民警,身姿挺拔地站在孟浩然书记面前,眼神坚毅地面向全场,非常标准地敬着警礼。
新闻报道后,迅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引发了人们的广泛讨论。
对于生长在和平年代的人们来说,一等功这三个字很有威力。
实在是太罕见了。
在人们朴素的认知里,一等功往往和“牺牲”紧密相关。
在过往的新闻报道里,似乎一等功都是以“追授”的方式出现。
哪怕一等功的获得者没有牺牲,也很有可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比如丢了胳膊卸了腿之类的。
所以,在大家的惯性思维里。
都认为一等功颁发的对象都很不一般。
如果不是已经为国捐躯。
就是为国作出巨大奉献后身残志坚的典型代表。
但新闻里的那个年轻男子。
很明显不一样。
身姿挺拔、相貌堂堂。
神采奕奕、气质非凡。
这朝气蓬勃,精神气十足的样子,很是招人喜欢。
这是谁?
怎么这么年轻?
怎么来的一等功?
在固有认知和现实发生的对向冲击下。
人们的求知欲被激发。
家人们互相讨论。
朋友间互相交流。
就连很多不了解内情的领导干部,也纷纷打听信息。
QQ群里。
本地论坛上。
大家都兴奋地谈论着。
很多人在深挖一等功背后的故事。
......
市农业局四楼一间办公室里。
一个中年男子坐在办公桌前。
只见他右手夹着一支烟。
左手拿着一张宁川日报。
看着日报里的内容。
笑容不时浮现在他的脸上。
心满意足反复看了几遍后。
刚想吸上一口烟。
却发现由于看报纸太专注。
烟已经不知何时燃尽了。
被同事称之为工作狂人的他。
竟然罕见地因为私事而愣神了。
他把报纸叠放好,小心翼翼地放进柜子里的文件盒里。
正打算去隔壁办公室蹭一份报纸。
“哎呀,不得了啊,不得了啊!”
这时,一名年龄稍长一点的男子快步从门口走了进来,兴奋地说道:“老朱,你看报纸了没?你儿子真是不得了啊!一等功啊!”
朱世清假装毫不知情。
“一脸意外”地站起身来,把脸凑到同事递过来的报纸上。
这时,屋内其他同事也好奇地凑了过来。
“你们看,小朱立了一等功啊,我们市里好多年没有过一等功了吧?反正我是没听说过的。”
“哎呀,给我看看,真的是小朱啊,还是市委孟浩然书记亲自颁奖的嘞!我的天,这可假不了!”
“来来来,快给我瞧瞧!”屋内唯一一名女性一把抢过报纸,开心地说道:“真是小朱呀!小时候我还抱过这小子呢,没想到都长这么大了,这俊俏的小模样,真是帅气啊!”
众人一边围着报纸看,一边七嘴八舌地讨论,很是开心。
听着众人口中的夸赞。
朱世清心里很是得意,却还是摆摆手道:“这小子,真是翅膀硬了,这么大个事,也不知道跟他老子汇报汇报,真是反了天了!”
中年女子笑着说道:“我说老朱,你还以为是二十年前呐?你也不瞧瞧你这身板,再瞧瞧我侄子这身板,啧啧,我看啊,以后你那以势压儿的一套就不要再用了。”
“以前效果就不怎么好,以后就更打折扣了!”
众人笑哈哈地散去,很显然对朱世清的“威胁”不以为然。
都在大院待了几十年了,谁对谁家里不知根知底呢。
小朱半大不小闯祸的时候,你老朱也没多大的能耐教训。
哪次不是拿着棍子壮胆气。
最后却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搞红红脸骂上几句那套。
现在唱啥高调呢?
面对同事们的拆台和调侃,朱世清没有丝毫尴尬,只是笑着看着顺势截留下来的报纸,喃喃道:“是长大了。”
......
整个上午,朱世清很少见地处于摸鱼状态,实在是过来串门的同事太多。
对于大院里出了这么一个了不得的事,大家伙都很开心,毕竟回家教育子女的时候,又有人新的“举例说明”素材。
好不容易捱到下班,朱世清哼着曲儿,一脸笑容地打开家门。
刚想跟老伴互相交流吹嘘一下对方的儿子。
却见她闷闷不乐地坐在沙发上发呆。
“怎么了这是?怎么还不高兴呢?你不是知道儿子立功的事了吗?”朱世清很是纳闷地问道。
张丽华抬头看了看朱世清,面色不善地说道:“老朱,你就知道嘚瑟,你这嘚瑟了一上午了吧?儿子立了这么大的功,我本来也很开心,但我越想越不对劲,我这心里总是不得劲,闷得慌。”
“别人都说一等功是用命换来的,你说,儿子是不是也受了很多苦难,才换来这么一个一等功?要不然他怎么都不敢跟我们说呢?上次他回家,我就见他奇奇怪怪的。”
想着想着,张丽华更是伤心地流下泪来。
朱世清对老伴的脑洞大开表示很无奈,但还是赶紧在她旁边坐下,握住她的手,说道:“我说丽华啊,大喜的事,不兴哭哭啼啼的,要是被卫平这小子知道,还以为是我欺负你,肯定要跟我急的,我这老胳膊老腿的,可背不起这么重的锅!”
“再说了,你儿子现在了不起了,人高马大身强体壮的,我可打不过他!以前我要拿皮鞭抽他,都是你护着他,以后要是他不讲武德要揍我,你可要护着我啊!”
“以前是老张护小猪,以后看来要老张护老猪了!”
“哎呀,我在跟你说很严肃的伤心事呢,你别逗我笑!”
看到老伴的情绪总算缓了过来,朱世清也是松了一口气,赶紧趁热打铁劝慰到:“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是心疼儿子,我懂的。但是想想吧,有时只是我们瞎担心。以前他小的时候,我们总觉得他老是不安分,总是闯祸,我们就总盼着他快点长大懂事一点。”
“他读书的时候,我们总觉得他不爱学习,又盼着他能好好学习,毕业了能找个好工作。”
“他毕业了谈恋爱,我们总觉得他是恋爱脑怕他亏待自己,又盼着他能找个能懂的能爱他的更好的伴侣。”
“他参加工作了,我们又总觉得他还是长不大的孩子,又盼着他能认真工作,实现人生的价值。”
“儿子长大了!随他去吧!”
“张丽华同志,我有必要提醒你,当务之急,是我们抱孙子的事,我们要牢牢抓住这个重点,可不能分心想其他事!”
那安派出所。
“阿嚏!”
正在打着电话的朱卫平,突然感到一阵凉意,不禁打了个喷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