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她被忠仆所救,辗转流落,隐姓埋名。三年前,她得知当年平定江南之乱的锦国皇帝,竟将萧家的财产尽数充公,而父亲的旧部要么被流放,要么销声匿迹。一个念头在她心中疯长:当年的乱兵,或许就是皇帝派来的,他要的从来不是平定叛乱,而是江南萧家积累的财富。

于是,她设计入宫,先以宫女阿宛的身份试探,再以女医萧若的名头获取信任,最终凭借几分姿色和刻意展露的“才情”,被封为韶嫔——她要一步步接近权力中心,让那个高高在上的皇帝,血债血偿。

桌上放着一碗刚送来的汤药,是皇帝“体恤”她体弱,特意赏赐的。萧韶宛端起碗,放在鼻尖轻嗅,眼中闪过一丝冷笑。第三十七次了,这碗药里藏着慢性毒药,剂量微小,日积月累足以让她无声无息地死去。若不是她从小跟着母亲学医,恐怕早已成了这深宫里的一缕冤魂。

她将药汁倒进窗台下的花盆里,那里种着一株不起眼的野草,叶片边缘已经开始发黄卷曲。这是她的无声抗议,也是她的提醒:她萧韶宛,没那么容易死。

可让她不解的是,每次她的计划即将败露时,总会有“意外”发生。上次她想在淑妃的安胎药里加些让胎儿不稳的药材,却被一只突然窜出来的野猫打翻了药碗;前几日她伪造了忠臣通敌的书信,正要呈给皇帝,那封信却不翼而飞。

“是运气吗?”她对着镜子喃喃自语,镜中的自己眼神锐利,“还是……有人在暗中帮我?”

她第一个想到的,便是那个御前侍卫宋应城。那个总是用探究目光看她的男人,那个腰间藏着半块玉佩的男人。她认得那半块玉佩,与她贴身收藏的另一半,本是一对。可他是皇帝的爪牙,是她复仇路上的阻碍,他怎么可能帮她?

那日在晚来酒肆,她灌醉了他,抚过他腰间的玉佩痕迹,说出那句藏了十六年的话。她看到他眼中的迷茫,知道他还没认出她。也好,就让他活在无知里,等她杀了皇帝,再告诉他真相——告诉他,当年他弃她而去,如今她亲手毁了他效忠的君主,这算不算一种报应?

窗外传来极轻的响动,萧韶宛迅速吹灭烛火,藏身门后。一道黑影悄无声息地潜入,动作轻盈,带着熟悉的刀鞘摩擦声。是宋应城。

她看见他走到桌前,拿起那碗她倒掉药汁的空碗,眉头微蹙,随即从怀中掏出一个小瓷瓶,将里面的药粉倒进空碗,又倒了些清水,轻轻晃动。做完这一切,他又检查了一遍屋内,目光在窗台上的花盆停留片刻,最终转身离去,像从未出现过。

萧韶宛靠在门板上,心脏狂跳。他果然在帮她!可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是因为那半块玉佩?还是……他对她,有别的心思?

不管是哪种,这都让她更加厌恶。她不需要他的怜悯,更不需要一个仇人的爪牙来施舍善意。她握紧袖中的匕首,冰冷的触感让她冷静下来:宋应城,你最好别挡我的路。

同一时刻,宋应城回到侍卫房,解下腰间的长刀,将那碗“处理过”的药汁倒掉。他望着窗外的月色,眉头紧锁。

他知道韶嫔在暗中做什么。这些日子,他夜夜潜入她的宫殿,替她换掉有毒的汤药,偷走她构陷忠良的证据,甚至在她与外界传递消息的密信送出前,悄悄修改掉那些足以让她掉脑袋的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