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一章:收到需要赶快回复的信息

我始终觉得,人的期待是一种非常奇怪的东西。

比如,你明明知道他可能根本不会看到,但你还是会在微信打下那句话,又一个字一个字删掉,然后又默默打上去,最后不发送,先收藏。

对,我说的就是我自己。

——我叫林聿,大学新生,中文系,大一,在一个有点风也有点腥的沿海城市念书。

上学期刚进校的时候,我完全没想到,有一天,我会因为一个男生,连“发消息”这种动作都能犹豫半个小时。

而那个男生的名字叫季舟。

第一次“正式”知道他,是在社团纳新宣讲会上。我们院的摄影社,他是副社长。

那天他穿着一件白T,讲得倒是不怎么热情,甚至还时不时卡壳,但他每卡一下就会笑一下,像是默认自己讲得不怎么样,但也没打算改。

有点混,却又不烦人。

最重要的是,他是第一个在社团群里,秒回我问题的人。

我那天问:“请问新成员需要自己准备设备吗?”

两秒后,群里就跳出:“不用的哦,我们有社团相机。你有自己的也可以带来用,没问题。”

消息后面还带了他常用的表情包,一个手握着相机的熊猫头像,写着“摄影使我快乐”。

我盯着那条回复愣了好一会儿,然后才慢吞吞地点开键盘回了一句:“明白啦,谢谢学长!”

但我当时其实想回的,是另外一句话:

——“你回好快啊。”

我总觉得那句话说出口,听起来太像“你是不是只回我”的错觉。

当然,我知道不是。

但暗恋不就是这样吗?

你在某个平平无奇的瞬间,突然发现自己的情绪像一根橡皮筋,轻轻一拉就绷紧了。拉的人不是你,却疼的都是你。

后来我进了摄影社,每次活动他都在。每次拍完照,他都会认真整理素材发群,还会附上一句:

“欢迎各位投稿自己的作品~”

我每次看到“欢迎”两个字,脑子里就自动接上:“欢迎光临。”

而如果说,有一天我能成为那个“被欢迎的人”……那得多好。

后来有一次,他晚上十一点发了一张校园晚灯的照片,附文是:

“今晚风有点大,灯光很稳。”

我看了十几遍,犹豫了一整个小时,想回一句“我刚才也在教学楼前。” 但最后,我只点了个赞。

——对话,终止在我这边;期待,却始终开始在他那边。

真正让我意识到“我可能真的陷进去了”,是在某个星期五的深夜。

那天,我收到他发来的一条私聊消息。只有短短一句话:

“林聿,下周活动你能帮忙拍一下新人采访视频吗?”

我心跳突然加快,像被突然点名回答问题的学生,但下一秒又迅速镇定下来,回了句:

“可以,没问题。”

然后,点了发送,放下手机。

十秒钟后,我又把手机拿起来——

果然,他回复了:“太好了,谢谢你啦!”

后面还带了两个表情:一个拍肩膀的小人和一个“咖啡请你喝”的贴图。

我看着那两个表情傻笑了十分钟。

笑完,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很中二的问题:

——如果有一天,我发给他消息的时候,他也会觉得“需要赶快回复”,那是不是就说明……我对他来说,也重要一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