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二天,府中悄然传开洗衣妇林氏急病身亡的消息。下人们唏嘘几句,也就各自忙碌去了。在这深宅大院里,一个下人的生死本就无足轻重。

允明向书院告了假,陪我守在房中。午后,赵忠悄然前来,面色凝重。

「老爷,老奴已仔细查过慎思的房间。」赵忠低声禀报,「在床下发现了这个。」他掌心摊开,是一块玉佩,色泽温润,雕工精细,绝非下人所能有。

赵侍郎接过玉佩,仔细端详,忽然脸色微变。这细微的变化没有逃过我的眼睛。

「此外,」赵忠继续道,「老奴查问了下人,有个小丫鬟说昨日申时见林嬷嬷匆匆往慎思房间方向去,神情有些紧张。还有个厨娘说前几日林嬷嬷曾问她,若捡到贵重物件该如何处置。」

赵侍郎摩挲着玉佩,良久不语。

「父亲,这玉佩似曾相识。」允明忽然开口。

赵侍郎迅速将玉佩收起:「或许是凶手遗落。赵忠,继续暗中查访,特别是查查这玉佩的来历。」

我心中疑窦丛生。赵侍郎显然认得这玉佩,为何隐瞒?

待赵忠离去,允明悄声对我说:「慎思,那玉佩我确实见过,似是杜伯伯的随身之物。」

「杜伯伯?」我疑惑地问。

「河北路转运使杜惟明,父亲的好友,前几日还来府上做客。」允明压低声音,「但父亲为何要隐瞒呢?」

我们相对无言,都感到事情远比想象中复杂。

三日后,母亲被匆匆下葬。我作为独子,只能在赵忠的监视下简单烧了些纸钱。坟头简陋,连碑铭都没有。我跪在坟前暗自发誓,必查出真凶,为母亲讨回公道。

返回府邸后,我假意顺从,暗中却开始观察。我发现赵侍郎近日常常心神不宁,与某些官员密会时也显得异常谨慎。

某夜,我借口为允明取书,悄悄潜入侍郎书房。在案几的暗格中,我发现了一封密信,只有寥寥数字:「彼物已得,勿忧,待风波平息。」

「彼物」指的是什么?与母亲的死有关吗?

正当我沉思之际,门外忽然传来脚步声。我急忙躲到屏风后。进来的是赵侍郎和一位我从未见过的官员。

「...玉佩虽找回,但那妇人必须封口。」陌生官员低声道。

「放心,已处置妥当。只是小儿伴读与此事有牵涉,倒是麻烦。」赵侍郎的声音。

「必要时可一并处置,莫因小失大。王爷的大事不容有失...」

我屏住呼吸,冷汗浸湿了后背。他们说的「妇人」显然是我母亲!而赵侍郎竟然知情!

待二人离去,我悄悄溜回房间,心中惊涛骇浪。母亲的死果然与那玉佩有关,而赵侍郎竟涉其中!

第二天书院放学途中,我试探允明:「二公子,近日大人似有心事,可是朝中有事烦心?」

允明叹道:「父亲确为一些事务忧心。听说与濮议有关,官家欲尊生父为皇考,朝中争议极大。家父主管吏部,许多官员的升迁考评都与此事牵连。」

我心中一动。濮议是当下朝中最大的政争,官家赵祯欲尊生父濮安懿王为皇考,遭司马光等大臣强烈反对。难道母亲的死与朝堂之争有关?

数日后的一个深夜,我被轻微响动惊醒。透过窗缝,我看见赵忠带着两个壮汉,正悄悄向我原来的房间摸去。我顿时警觉,悄悄跟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