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嚓——”天柱断裂的巨响震彻三界,天穹倾塌西北,地轴歪斜东南,天河之水裹挟着玄霜浊气,如瀑布般灌向人间。大地瞬间被洪水淹没,百姓攀着树木呼救,孩童的哭声、老人的哀嚎混在洪水中,惨不忍闻。更可怕的是,天裂的缝隙中,钻出了混沌残留的“浊龙”——体长万丈,鳞片如墨,张口便能吐出冻结万物的玄霜,所过之处,江河封冻,草木枯萎。
女娲站在昆仑山巅,望着人间惨状,心痛得落泪。她采集昆仑五色石,引天河之水为炉,以自身元神为火,日夜不休地炼制补天石。可当她将补天石往天缝中填补时,却发现石缝深处卡着无数玄霜凝结的“滞障”——这些滞障裹着浊龙的气息,补天石刚贴上,便被浊气侵蚀得开裂。
“若不能清去滞障,补天终究是徒劳。”女娲眉头紧锁,一旁的伏羲手持八卦图,推演三日三夜,忽然开口:“姐姐,东方蓬莱有先天灵光闪烁,那是盘古大神遗留的开微刃,此刃能引浊滞,定能解天缝之困。”
女娲当即派三位上神——青龙神、白虎神、朱雀神,各率部众前往蓬莱。青龙神率水族将士走水路,刚入东海,便遭遇重浊残魂的余孽——一群身缠黑火的混沌鱼妖,双方在海中厮杀,水族将士虽击退鱼妖,却错过了前往蓬莱的航线;白虎神率山精走陆路,踏入蓬莱外围便误入迷踪阵,阵中幻象丛生,他们看见无数开微刃的虚影,却始终找不到真正的灵脉;唯有朱雀神率火鸟直飞蓬莱灵脉,却见玄龟化作的礁石与缭绕的迷雾,灵泉早已干涸,泉眼之下空空如也——原来玄龟死后,迷踪阵松动,一位路过的散仙误闯阵中,见泉眼泛着灵光,便随手将开微刃捡走,以为是枚普通的白玉佩,后来乘船渡海时,不慎将其掉入东海。
朱雀神失望而归,女娲虽未得宝,却咬牙以自身一半元神为引,强行将补天石融入天缝,浊龙因失去浊气支撑,化作一缕黑烟消散。可“开微刃能清天缝浊滞”的消息,却随着补天的传说传遍三界。仙神们纷纷涌向东海,青龙神的水族、白虎神的山精、甚至南海的鲛人,都在海中搜寻,东海海底被翻搅得一片狼藉,却没人知道,那枚开微刃正随着洋流,漂向遥远的渤海,沉入海底的泥沙中。
三、大禹治水·玄窍挑淤:阵前争夺的空耗
又过了数千年,人间进入三皇五帝时代,黄河泛滥成灾——究其根源,是黄河龙门之下,封印着共工的后裔“玄窍蛟龙”。这蛟龙体长千丈,额间有一玄黑窍穴,内藏淤塞天地的“浊龙气”,此气一吐,便能掀起万丈巨浪,使河道淤塞如堵。
大禹奉舜帝之命治水,他率领民众疏河引流,却屡屡受挫:刚疏通的河道,被蛟龙一尾搅得泥沙淤积;好不容易筑起的堤坝,被巨浪冲得粉碎。大禹走遍天下,在伏羲后人的部落中寻得一本古籍,上面记载着“龙门之下有开微刃,能挑蛟龙玄窍浊滞,安水脉”。
消息一出,三界震动。共工的后裔——一群身披黑甲、手持水矛的水妖,率先涌向龙门,欲夺宝复活共工;黄河水神河伯,化作白衣秀士,率虾兵蟹将驻守龙门,想借开微刃掌控黄河水脉;还有青丘的狐妖、终南的散仙,都想抢宝修炼,增强修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