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江老师,您这个连廊的结构方案,我们用软件模拟了一下,它的自重比原方案增加了30%,但您设计的桩基承重却没有变。这在理论上,是有结构风险的。”

“江先生,关于您替换的这款‘温控镀膜’玻璃,我们联系了厂家,对方表示,这款玻璃在本地气候条件下,会出现严重的‘光污染’和‘视觉畸变’问题,并不推荐使用。”

一个个技术质询电话,打得江亦辰晕头转向。他只能用“这是为了艺术效果”、“后期会有补救措施”这样空洞的话来搪塞。

谎言的雪球,越滚越大。

就在他焦头烂额的时候,一封邮件,送到了“天际线”大奖所有评委,以及投资方恒天集团董事长刘总的私人邮箱里。

发件人,是建筑界的泰斗,也是我的恩师,何继忠,何老。

何老在邮件里,没有提任何剽窃的事情。他只是以一个前辈的身份,对《回响》这个作品,提出了一些“学术探讨”。

他先是盛赞了《回响》的设计理念,称其“颇有大家之风”。然后,话锋一转,他说:“这个作品,让我想起我一个很多年没见过的学生。她当年毕业设计时,就提出过类似的‘建筑回响’理论。尤其是那个单向曲面桁架的连廊,简直和她当年的一个实验性模型,如出一辙。真是后生可畏,英雄所见略同啊。”

邮件的最后,何老附上了一张照片。

那是我大学毕业设计的模型照片。照片上,青涩的我站在一个虽然粗糙、但设计语言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