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些尴尬,但也没多想,只当我还i在闹别扭。
“栀栀,你真好。”他站在门口,深情地看着我,“等我拿了奖,我们就结婚。”
我看着他,点了点头,说:“好啊。”
我等你。
等你亲手敲响自己的丧钟。
6
送走江亦辰,我关上门,靠在门板上,浑身的力气像是被抽干了。
演戏,真的太累了。
我走进书房,打开了江亦辰留在这里的一台旧笔记本电脑。这是他大学时用的,后来换了新的,这台就一直扔在角落里吃灰。
他说里面没什么东西,让我随便处理掉。
但我有一种直觉。
我打开电脑,开机速度慢得惊人。在等待的过程中,我看着书桌上我们俩的合照。照片上,我笑得灿烂,而他,则亲昵地搂着我。那是我们刚在一起的时候,在学校的建筑系馆前拍的。
那时候,我真的以为,我们会有一个未来。
电脑终于进入了桌面。很干净,几乎没什么文件。我点开硬盘,一个个文件夹翻过去,也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旧课件和软件。
就在我准备放弃的时候,我在一个名为“Arch”的备份文件夹深处,看到了一个加密的压缩包。
我的心,猛地一跳。
我试了几个我们俩常用的密码,都提示错误。我冷静下来,开始思考。江亦辰这个人,自负又自卑,他会用什么做密码?
我忽然想起了他的学号。后面几位,是“0411”。
April Fools' Day。愚人节。
他总说,这是他的幸运日。
我输入了那串数字。
压缩包,解开了。
里面,是几百个设计文件。从我大二的第一个课程设计,到我毕业后在工作室做的每一个项目,甚至是一些我画着玩的、从未给任何人看过的草图……全都在里面。
每一个文件夹里,都有两个版本。一个,是我的原稿,署名是“苏栀”。另一个,是被他略作修改,抹掉了一些我个人风格过于强烈的细节,然后署上他自己名字的“修改稿”。
时间,从我们在一起的第二年开始,一直持续到上个星期。
原来,他不是从《回响》才开始偷的。
他从很久很久以前,就在系统性地,像一个寄生虫一样,吸食着我的才华,偷窃着我的人生。
我那些获奖的作品,他会拿去,说是他“指导”的。我那些被枪毙的方案,他会捡起来,改头换面,变成他自己的“灵感”。
我一直以为,他是那个怀才不遇的“天才”,而我,是那个支持他、鼓励他的“后盾”。
原来,我才是那个被他踩在脚下,供他上位的“踏脚石”。
我们之间所有的爱情,所有的甜蜜,所有的“共同奋斗”,都他妈是个笑话。
我看着电脑屏幕,浑身发冷,连眼泪都流不出来。
我默默地,将所有的文件,都拷贝进了我的加密硬盘。
江亦辰。
这一次,我要的,不仅仅是身败名裂了。
我要你,把这几年从我这里偷走的一切,连本带利,全都吐出来。
我还要你,进监狱。
7
接下来的几天,我过得异常平静。
江亦辰那边,却已经是焦头烂额。他拿着我给他的“修改方案”,兴冲冲地提交给了评委会和投资方,获得了初步的认可。但当方案进入到由业内专家组成的“技术执行组”进行可行性评估时,问题,开始一个接一个地爆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