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想到这里,我按下了发言键。

依旧是冰冷的、不带感情的机械女声。

“原来如此。”

“是我,误会了。”

“既然是为了表达‘奔赴感’,那么,这个设计,我没有问题了。”

说完,我在评分器上,按下了“通过”。

江亦辰明显地愣了一下,似乎没想到我会这么轻易地“服软”。随即,他脸上露出了狂喜的、夹杂着一丝轻蔑的笑容。

他大概觉得,我终究还是那个被他吃得死死的、心软的苏栀。

他错了。

从他决定偷走我灵魂的那一刻起,那个苏栀,就已经死了。

现在坐在这里的,是审判官S。

而审判,才刚刚开始。

我的猎物,欢迎来到我的猎场。

4

“天际线”大奖的初选评审,只是一个亮相。真正的考验,在后面长达一个月的“深化评审期”。

在这期间,所有入围的设计师,需要根据评委会提出的意见,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改和深化,并提交更详细的结构图、材料分析和预算报告。

这才是真正的地狱。

初选结束的第二天,评委会的官方意见就发到了所有入围者的邮箱里。

针对《回响》,我匿名写下了三条意见。

第一,B座与C座之间的连廊结构存在安全隐患,必须重新设计。

第二,外立面的主材“光敏玻璃”成本过高,且与本地气候的光照数据不匹配,建议更换。

第三,整个建筑的消防疏散通道设计,不符合最新的消防规范,存在重大缺陷。

这三个问题,每一个都像一把手术刀,精准地切在了《回响》最脆弱的命门上。

而且,全是江亦辰根本不可能解决的问题。

因为连廊的结构,是我为了挑战一个力学难题,特意设计的炫技之作,整个设计稿里,只有我一个人知道该如何调整。

光敏玻璃的数据,是我花了半年时间,通过一个海外的私人实验室拿到的,公开渠道根本查不到。

而消防规范,用的是下个月才正式实施的国际最新标准。

我就是要让他,对着这份他根本不理解的设计稿,像一只无头苍蝇一样,焦头烂额。

我就是要让他,为了圆第一个谎,而撒一百个更大的谎。

果然,当天晚上,我就接到了江亦辰的电话。

他在电话那头,语气焦急,但又带着一丝理所当然的命令口吻:“栀栀,评委会的意见你看了吗?太欺负人了!这分明就是鸡蛋里挑骨头!你快帮我想想办法。”

“哦?”我装作毫不知情,“什么意见?”

他把那三个问题说了一遍,然后抱怨道:“特别是那个消防规范,我查了,根本没这条!这个首席评委S,绝对是故意在针对我!”

我差点笑出声。

“听起来是挺麻烦的,”我慢悠悠地说,“不过,你不是《回响》的设计师吗?我相信你自己能解决的。”

电话那头沉默了。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用一种近乎哀求的语气说:“栀栀,我知道错了,我不该瞒着你。但现在项目已经到了这一步,我们不能前功尽弃啊!这关系到我们未来的!帮帮我,最后一次,好不好?”

“帮你?”我顿了顿,说,“可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