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间的长河中,有些岁月悠长得无法计算,佛经称之为“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那是一个比星辰更古老、比山海更宏大的时代,我们所在的这个世界,阎浮提,还弥漫着比现在更纯净的灵气。在阎浮提的中心,有一个繁荣昌盛的大国,名叫波罗奈。波罗奈国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其王迦梨,是一位勇武过人、威震四方的君主。他治国有方,兵强马壮,然而,如同许多手握无上权柄的人一样,迦梨王的心中,也潜藏着一团由骄傲、猜忌与占有欲交织而成的烈火,只待一阵风,便能将其燃成燎原之势。
与此同时,在波罗奈国都城之外,有一片连绵起伏的雪山山脉,名为“无忧林”。这里古木参天,奇花遍地,清泉潺潺,百兽祥和,仿佛是尘世之外的一片净土。在这片深山的静谧之中,住着一位得道的大仙人,名叫羼提婆罗。“羼提”在古语中便是“忍辱”之意,而“婆罗”则有“清净”、“坚韧”的含义。他的名字,便是他一生的修行。
羼提婆罗仙人并非生来就在山中。他曾是波罗奈国的一位贵族,年少时便看透了宫廷的权谋斗争与人世的生离死别,毅然舍弃了万贯家财与显赫地位,来到这无忧林中,寻求内心的永恒平静。他的修行法门,便是“忍辱”。在他看来,世间一切纷争与痛苦,皆源于“不忍”。不忍他人的冒犯,不忍自身的损失,不忍命运的坎坷。若能将心比作大地,无论人们在其上播种、行走、倾倒污秽,大地都默默承受,从不抱怨,那么这颗心便能超越一切烦恼,抵达涅槃的彼岸。
羼提婆罗仙人的德行与智慧,如同山中的清泉,无声地流淌,吸引了无数寻求真理的人。不久,他便有了五百名弟子。这些弟子来自五湖四海,有厌倦了战争的武士,有看破了红尘的商人,也有渴望解脱的平民。他们跟随仙人,在林中搭建茅屋,日食山果,夜宿草庵,每日聆听仙人开示,学习如何将“忍辱”二字,融入每一个呼吸、每一个念头。
仙人的茅舍前,有一块巨大的青石,被他坐得光滑如镜。每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林间的薄雾,仙人便会端坐其上,进入甚深的禅定。他的面容宁静安详,仿佛与整个山林融为一体。鸟儿敢在他肩头歌唱,小鹿敢在他膝下休憩,连最凶猛的野兽,见到他也会收起利爪,温顺地低下头颅。五百弟子则散坐四周,各自用功,整个无忧林笼罩在一种神圣而祥和的氛围之中。
一、山中的邂逅与猜忌的种子
这一年春天,无忧林中的花开得格外绚烂。迦梨王久居深宫,听闻山中美景,便决定带着他最宠爱的几位夫人、宫女,以及四位最得力的大臣,一同入山游玩,以解宫廷生活的沉闷。
这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清晨,迦梨王的车驾浩浩荡荡地驶入无忧林。宫女们久居宫墙之内,乍一见到这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无不心花怒放。她们像一群挣脱了金丝笼的彩蝶,在林间追逐嬉戏,银铃般的笑声回荡在山谷之中。迦梨王看着眼前美景与美人,心情也格外舒畅,他与大臣们谈笑风生,巡视着自己的壮丽山河。
游玩半日,迦梨王略感疲倦,便在一块柔软的草地上铺上锦缎,决定小憩片刻。他很快便沉沉睡去,鼾声如雷。宫女们见国王已睡,便觉得有些拘束,其中一位胆大的宫女提议:“听说这无忧林深处,住着一位得道的仙人,我们何不去寻访一番,沾些仙气?”众人纷纷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