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二章 分工与裂痕 第二天清晨,是被海浪声和鸟鸣声叫醒的。我睁开眼,看见林砚已经不在庇护所里,心里一紧,赶紧爬起来,却看见她在不远处的小溪边洗漱,手里还拿着两个刚摘的野果。 “醒了?”她看见我,扬了扬手里的野果,“先吃点这个,一会儿我们分工:你去捡些干树枝回来,顺便看看有没有能吃的野果;我去海边看看,能不能找到些贝壳或者小鱼,顺便再装两瓶水。” 我点头,接过野果,开始按照她的安排行动。捡树枝的时候,我特意留意了周围的环境,发现这座岛不算太大,但植被很茂密,除了我们昨天发现的椰子树和小溪,还有一些不知名的灌木,上面结着各种颜色的野果。我只敢摘昨天林砚确认过能吃的那种,小心翼翼地放在怀里的塑料袋里(也是从飞机残骸里找到的)。 回去的时候,正好碰到林砚从海边回来,她的裤脚湿了,手里的塑料袋里装着几个贝壳和两条小鱼。“海边的礁石缝里有不少贝壳,小鱼是用树枝叉到的,”她说,“中午可以烤贝壳和小鱼吃,比野果有营养。” 我们一起在火塘里加了柴,把贝壳洗干净放在火边烤,又把小鱼串在树枝上烤。林砚烤得很认真,时不时翻动一下,防止烤焦。“以前跟我爸学过烤鱼,”她一边烤一边说,“我爸是渔民,小时候暑假总跟他去海边。” “原来林总小时候住在海边啊?”我好奇地问。 “嗯,在一个小渔村里,”她的眼神柔和了些,“后来我爸去世了,我妈就带我去了城里。我以前很怕水,因为我爸就是在海里出事的,”她顿了顿,声音低了些,“昨天在海边,其实我挺紧张的,但又不能说,怕你更害怕。” 我心里一震,原来她昨天去海边,是克服了自己的恐惧。“林总,对不起,我之前都不知道……” “没事,都过去了,”她打断我,把烤好的贝壳递给我,“尝尝看,熟了。” 我接过贝壳,掰开,里面的肉很鲜嫩,带着海水的咸味,比想象中好吃。我们一边吃一边聊,气氛比昨天更轻松了些。林砚说,等我们获救了,要带我去吃她老家的海鲜,“比城里的新鲜多了,我妈做的红烧鱼最好吃。”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渐渐形成了固定的分工:早上一起去小溪边装水,然后林砚去海边找食物,我去捡树枝和野果;中午一起吃饭,下午要么加固庇护所,要么一起去岛上其他地方探索,看看有没有其他幸存者或者求救的机会;晚上守着篝火聊天,轮流值夜。 林砚的方向感很好,每次探索都能准确地找到回来的路,她还在岛上做了标记,防止我们迷路。她教我怎么分辨有毒的植物,怎么用石头制作简单的工具,怎么在海边寻找可食用的海鲜。我也慢慢适应了岛上的生活,从一开始的紧张害怕,变得越来越从容。 但裂痕,是在第五天出现的。 那天下午,我们原本打算去岛的另一边探索,看看有没有可能找到求救信号塔之类的东西。走了大概一个小时,突然下起了大雨,我们赶紧找了个山洞躲雨。山洞里很暗,林砚掏出打火机(也是从飞机残骸里找到的,还剩半盒火石),点燃了一根树枝,火光勉强照亮了山洞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