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源在里面,岛屿的中心位置。”
人群瞬间炸开了锅。
“里面?那片林子里还不知道有什么鬼东西!”一个叫张伟的男人立刻表示反对。
他是一家公司的经理,为人务实,或者说,有些胆小。
“待在海滩上才是等死!食物和水都快没了!里面有信号,就说明有人!有人的地方就有可能得救!”反驳他的是个年轻女孩,李娜,性格很冲。
幸存者迅速分成了两派。
一派主张留在海滩,他们觉得进入未知的丛林风险太大,宁愿等待渺茫的外部救援。
另一派则认为必须主动出击,向内陆进发寻找信号源,那可能是一个秘密的军事基地或者科考站。
争吵越来越激烈,谁也说服不了谁。
最后,一个沉默寡言的老人提议:“投票吧。”
这是眼下唯一的办法。
结果是八票对八票,平局。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我身上,我是最后一个没有表态的人。
我看着那片深不见底的丛林,心里充满了恐惧。
但我也看着我们仅剩的一点点物资,和同伴们日益绝望的脸。
留在这里,是百分之百的慢性死亡。
进去,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我举起了手,投向了李娜那一边。
“我同意,进去。”
决定做出,我们不再迟疑。
一支由十人组成的探险小队迅速成立。
我们带上了几乎所有的食物、一大部分水、急救包、开山刀,以及最重要的无线电台和那架小型无人机。
张伟和剩下六个人留守海滩,他们看着我们,表情复杂。
出发前,我们约定,无论结果如何,三天后必须返回。
迎着腥湿的海风,我们十个人,头也不回地走进了那片吞噬光线的绿色地狱。
3.
雨林里的环境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恶劣。
湿热的空气让人窒息,巨大的蕨类植物遮天蔽日,光线昏暗。
脚下是厚厚的腐烂落叶,一脚踩下去能没过脚踝,散发着一股霉变的气味。
各种闻所未闻的昆虫在我们身边飞舞,一些鲜艳的菌类在树干上发出诡异的微光。
我们挥舞着开山刀,艰难地在藤蔓和灌木中开辟道路。
汗水湿透了每个人的衣服,紧紧贴在身上,又黏又痒。
队伍里开始出现抱怨声,但老王手中的无线电台传出的、越来越清晰的“嘀嘀”声,是支撑我们前进唯一的动力。
行进了大约半天,我们身上的淡水消耗殆尽,所有人都口干舌燥,嘴唇干裂。
就在这时,走在最前面的李娜发出一声欢呼。
“快看!有水!”
我们拨开前方的树丛,眼前豁然开朗。
一个平静的湖泊出现在我们面前,湖水清澈,在昏暗的光线下泛着粼粼波光。
这简直是天降甘霖。
所有人都冲向湖边,用手捧起湖水大口大口地喝着。
清凉的湖水滑过喉咙,驱散了所有的疲惫和燥热。
一个叫小刘的年轻小伙子,兴奋地脱掉了上衣,大喊着:“我要下去洗个澡!太热了!”
“别下去!”我立刻出声制止,“这水不安全!”
在这种未知的环境里,任何看似平静的地方都可能隐藏着致命的危险。
小刘却不以为然地摆摆手:“陈哥你太小心了,这水这么清,能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