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暴雨如注。

陈砚站在数据中心第七层的阴影里,怀中的终端仍在发烫,屏幕上的“影子问题库”像一口深不见底的井,不断涌出被掩埋的真相。那些被标记为【静默处理】的问题,如同沉尸般浮出水面——每一条都指向同一个事实:全民问题平台早已不是工具,而是权力本身。

他忽然笑了,嘴角裂开一道血痕。

“原来如此……问题即权力。”

这句话在他脑海中炸响,仿佛一道惊雷劈开了混沌。三年前他设计这个系统时,以为自己在构建一个“人民监督政府”的乌托邦;可如今他才明白,真正的革命从不是谁掌握枪杆子,而是**谁掌控了问题的可见性**。

谁能定义什么是“问题”,谁就掌握了社会运行的开关。

风顺着应急通道吹进来,带着潮湿的铁锈味。倒计时归零的瞬间,整个楼层的灯光骤然熄灭,只有安全出口的绿色标识还在幽幽发光。几秒后,备用电源启动,监控摄像头逐一亮起红点,像无数只眼睛缓缓睁开。

他知道,追捕程序已全面激活。

他的信用评分被冻结,身份认证被降权至“可疑行为体”,所有公共交通、金融交易、通信服务都将自动拒绝响应。在这个万物互联的时代,一个人一旦被系统判定为“非人”,便等于被抹去存在。

但他还有三十七分钟。

这是他预设的“启明协议”最长持续时间——三十七分钟后,防火墙将自动关闭后门,防止数据泄露。他也只剩这三十七分钟,去完成一件比逃亡更重要的事:**把“影子问题库”公之于众**。

手指在终端上飞快敲击,他调出一段隐藏代码模块——那是他在最初架构平台时悄悄植入的一套分布式广播程序,代号“萤火”。它不依赖任何中心服务器,而是利用全国数亿用户设备中未被完全管控的边缘节点,形成一张隐形的信息网。只要触发一次成功推送,“萤火”就能将加密信息碎片化传播,最终在特定条件下重组解密。

“就像蒲公英的种子。”他曾对妻子说过,“风吹到哪,真相就落在哪。”

可现在,他不敢想她。

他知道她已被带走。就在直播中断后的两小时内,国家安全局以“协助调查”名义带走了所有核心团队家属。他们没用暴力,只是平静地出示证件、登记身份、安排车辆。甚至连邻居都没察觉异常。

这才是最可怕的统治方式:**一切都在规则之内,却毫无正义可言**。

他咬破指尖,在终端屏幕上写下最后一行指令:

> 【萤火启动条件】

> 当“全民问题平台”热搜榜前十中,连续三次无一人提及#QZ-9527(隐形问题池)时,自动激活广播协议。

> 附加验证:需匹配陈砚生物特征残余信号(心跳频率+神经电波模式)。

这意味着,只有当他真正死去或彻底失联时,“萤火”才会真正觉醒。

他闭上眼,耳边响起十年前导师临终前的话:“砚啊,治理国家最难的不是解决问题,是让问题能被看见。”

那时他还年轻,笑着说:“那就做一个让人人都能看见问题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