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一卷:工业星火

第4章:贵人初现

泼皮们的身影消失在巷口,但那阴鸷凶狠的眼神和威胁的话语,却如同冰冷的毒蛇,缠绕在李毅的心头,久久不散。

空气中弥漫着无形的压力,比之前更加沉重。

王铁锤收起那柄威慑力巨大的铁锤,黝黑的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只是默默走回自己的火炉旁,拿起尚未完工的铁件,再次敲打起来。叮叮当当的声音响起,节奏平稳,仿佛刚才那剑拔弩张的一幕从未发生过。

但李毅知道,这份人情,欠大了。王五那伙人睚眦必报,今日被王铁锤震慑退走,迟早会找回场子。自己必须尽快变得强大起来,不能再连累这位沉默的邻居。

危机感化作了更强大的动力。

他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将杂念强行压下,目光重新变得锐利而专注。他看了一眼地上那些幸免于难的蜂窝煤胚子,又看了看手里那几枚仅存的、刚才下意识紧紧攥住的铜钱。

时间更加紧迫了。必须在王五反应过来,或者使出更阴损手段之前,赚到足够的钱,或者……找到一条更粗的大腿来庇护。

他加快速度,将剩余的煤泥全部制成胚子,小心地搬回屋内阴干。然后又仔细清点了已经完全干燥的成品,足足有六十多个。

今天是最后的期限,必须全部卖出去!

他再次来到王铁锤的院门口。这一次,不需要他多吆喝,昨天试用过的几个街坊,以及被口口相传吸引来的新面孔,已经早早等在了那里。

“小李哥,来了!今天还有那蜂窝煤吗?”昨天那个力巴汉子第一个凑上来,脸上带着期待。 “有,有!今天多了,一文钱两个,和昨天一样!”李毅连忙应道,将筐子放下。 “给我来四个!” “我来两个!” “俺也要……”

人群比昨天更踊跃,你两个我四个,六十多个蜂窝煤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铜钱叮当作响地落入李毅早已准备好的破布袋里。

李毅一边收钱递货,一边仔细观察着每个人的反应,偶尔解答一下关于用法和耐烧程度的疑问,态度诚恳。他深知,第一批用户的口碑至关重要。

就在蜂窝煤即将售罄,李毅心中计算着今日收入,思考着如何利用这笔微薄的启动资金扩大再生产,以及如何应对王五的威胁时,人群外围,一个略显不同的身影引起了她的注意。

那是一个穿着半旧不新青色直裰、头戴方巾的中年人。面容清癯,下颌留着三缕梳理得一丝不苟的胡须,眼神沉静而带着一种审视的味道。他并未像其他街坊那样挤上前争抢,只是静静地站在不远处,观察着李毅,观察着火爆的销售场面,偶尔目光会扫过那些奇特的蜂窝煤,眼中流露出思索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

他的气质与周围的环境显得有些格格不入,虽然衣着并不华丽,但那种读书人特有的沉静气度,以及眼神中隐含的威严,让李毅立刻判断出,此人绝非普通市井百姓。

是官面上的人?小吏?还是……

李毅心中一动,面上却不动声色,依旧忙碌着最后的交易。

很快,所有的蜂窝煤销售一空,后来没买到的人惋惜地询问明日是否还有。李毅一边应承着,一边用眼角余光留意着那个青衣中年人。

人群渐渐散去,那中年人却并未离开,反而缓步走了过来。

李毅的心跳微微加速,他深吸一口气,主动拱手行礼,态度不卑不亢:“这位先生,可是对这石炭饼子感兴趣?抱歉今日已经售罄了。”

中年人停下脚步,目光落在李毅那满是煤灰却眼神清亮、态度从容的脸上,又看了看他因为连日劳作而破损肮脏的衣衫,微微颔首,声音平和而清晰:“小友不必多礼。老夫只是路过,见此物造型奇特,售卖火爆,心生好奇而已。此物……果真如他们所言,省煤耐烧,烟少火旺?”

他的用词文雅,语气虽然平和,却自然带着一种上位者的询问感。

李毅心中更加确定此人来历不凡,谨慎地答道:“回先生的话,确实如此。此物名为‘蜂窝煤’,因其内部多孔,形似蜂巢而得名。孔洞可助空气流通,使燃烧更为充分,故而省煤、烟少、火势更稳。寻常散煤,燃烧不尽,黑烟多,且需时常添加,甚是麻烦。此煤一块可持续燃烧近两个时辰,若用于取暖,夜间一块便可保大半夜温暖。”

他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着原理,同时突出其优点。

中年人听得十分仔细,眼中思索之色更浓。他沉吟片刻,问道:“此物造价几何?你是如何想到制作此物的?”

李毅心中一凛,知道关键的问题来了。他略一思索,半真半假地答道:“造价极低,主要是煤粉和少许黄泥,人工压制成型即可。晚辈……晚辈家中曾是锦衣卫籍,先父生前偶有提及军中匠户曾试制类似之物以省柴炭,只是未得推广。晚辈近日家中困顿,负债累累,被逼无奈,只得尝试复原改进,侥幸成功,以此换些银钱度日……”

他巧妙地将技术来源归结于“军中匠户试验”,既解释了合理性,又隐含点明自己“锦衣卫后裔”的身份,略带悲情地说明现状,以期博取可能的同情,同时观察对方的反应。

果然,听到“锦衣卫”三字,中年人眉头微不可察地动了一下,再听到“负债累累”、“被逼无奈”,他看向李毅的目光中,审视之余,又多了一丝别的意味。

“锦衣卫后裔……竟也沦落至斯么。”中年人轻轻叹息一声,不知是感慨世道,还是另有所指。他没有追问技术细节,转而问道:“方才见有几名泼皮似乎与你有所纠缠,所为何事?”

李毅心中暗喜,对方主动问及此事,或许是一个契机。他立刻将欠下“张扒皮”印子钱,泼皮屡次逼债,甚至意图强夺这蜂窝煤生计的事情,选择性地、略带渲染地说了出来,重点强调对方如何欺行霸市、欺压良善,而自己只是求生自救,却遭觊觎逼迫。

他说话条理清晰,言辞恳切,既陈述事实,又暗含冤屈,将一个有才华、肯实干却遭恶势力欺凌的落魄青年形象塑造得恰到好处。

中年人静静地听着,脸上看不出喜怒,但眼神却渐渐变得严肃起来。

就在李毅讲述的当口,巷口那边,王五和那两个泼皮的身影竟然又阴魂不散地出现了!他们显然一直在附近窥伺,见到买煤的人群散去,而李毅正在与一个看似不凡的生面孔交谈,便按捺不住,又想过来寻衅,至少要把今天卖的钱抢走!

王五大摇大摆地走过来,脸上带着惯有的痞笑,远远就嚷道:“李小子,生意不错啊!钱凑得怎么样了?爷们……”

他的话戛然而止。

因为他看到了那个转过身来的青衣中年人。

王五脸上的痞笑瞬间凝固,如同被冰水泼过,迅速转变为惊愕、惶恐,甚至是一丝难以置信的恐惧!他身后的两个泼皮更是脸色发白,下意识地就往后退了一步,差点扭头就想跑。

“周……周老爷?!”王五的声音都变了调,带着明显的颤音,腰不由自主地就弯了下去,脸上挤出比哭还难看的谄媚笑容,“您……您老怎么屈尊到这……这脏乱地方来了?”

周老爷?

李毅心中猛地一跳!果然是个官身!而且看王五这吓得屁滚尿流的样子,恐怕官职还不低,至少是能轻易捏死他们这些地头蛇的存在!

那位被称作“周老爷”的中年人,面色淡然,只是轻轻瞥了王五一眼,那眼神平静无波,却让王五的腰弯得更低了,冷汗瞬间就从额角渗了出来。

“尔等在此作甚?”周老爷的声音依旧平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没……没作甚!”王五吓得一哆嗦,连忙摆手,“就是路过,路过!看见李小子……李哥儿生意好,替他高兴,对,高兴!周老爷您忙,您忙,小的们这就滚,这就滚!”

他语无伦次地说完,根本不敢再多看周老爷一眼,对着两个手下使了个眼色,三人如同丧家之犬般,点头哈腰,狼狈不堪地飞快溜走了,比来时快了十倍不止。

一场迫在眉睫的冲突,就因为这位“周老爷”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便消弭于无形。

李毅心中震撼无比。这就是权力的力量吗?如此直接,如此有效!

他再次看向这位周老爷,眼神中充满了感激和探究。

周老爷看着泼皮们仓皇逃窜的背影,微微摇了摇头,似乎对这等腌臜人物颇为不屑。他转回身,目光重新落在李毅身上,语气缓和了一些:“看来,你所言非虚。京城天子脚下,竟也有此等恶痞横行,欺压良善,实乃……”

他似乎想说什么,但又止住了,话锋一转:“你方才说,此物是你改进所致?你读过书?识得算学?”

李毅压下心中的激动,恭敬答道:“回周老爷,晚辈幼时家道尚可,曾蒙塾师开蒙,读过几年书,粗通文墨算学。后家道中落,父亲病逝,才……至于此物,确是晚辈根据先父遗念,反复试验所得。”

他再次强调了自己的“读书人”背景和“孝道”,这在这个时代是极大的加分项。

周老爷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欣赏。一个识文断字、懂得改进技艺、且身处逆境仍努力自救的年轻人,总比一个纯粹的文盲匠人更值得关注。

他沉吟了片刻,从袖中取出一张名帖,递给了李毅。那名帖纸质普通,但上面的字迹却挺拔有力:“老夫周文渊,现于工部虞衡清吏司任职。小友此法,于民生颇有裨益,若能量产推广,或可惠及更多百姓,节省柴炭之费。”

工部!虞衡清吏司!这正是掌管各类官营手工业、土木工程、物资储备的部门!这简直是瞌睡遇到了枕头!

李毅强忍着心中的狂喜,双手恭敬地接过名帖,只见上面写着“工部都水清吏司主事 周文渊”。(注:明代工部下设营缮、虞衡、都水、屯田四清吏司)

虽然只是正六品的主事,官阶不高,但毕竟是中央实权部门的官员!对于目前的李毅来说,这已是需要仰望的“大人物”了!

“原来是周主事!晚辈失敬!”李毅再次深深一揖。

周文渊摆了摆手:“不必多礼。老夫看你乃可造之材,困顿于此,与恶痞纠缠,实属可惜。你若有意,可于明日巳时,持此名帖至工部衙门寻我。或许……有些事务,可借重你这改良之法。”

他没有把话说满,但意思已经很明显:我看好你的技术,给你一个机会,明天来工部找我,或许有活给你干。

这无疑是雪中送炭,更是通天阶梯!

“多谢周主事赏识!晚辈明日一定准时前往!”李毅压下激动,郑重应道。

周文渊点了点头,不再多言,又看了一眼那些已经空了的筐子,便转身负手,缓步离去,身影渐渐消失在狭窄的巷弄之中。

李毅站在原地,紧紧握着那张看似轻薄却重逾千钧的名帖,心脏砰砰狂跳。

周文渊!工部主事!

危机中竟真的迎来了转机!这位周主事,显然是一位注重实务、关心民生的官员,对自己的蜂窝煤技术产生了兴趣。

虽然不知道明天具体会是什么事务,但这无疑是一个摆脱底层挣扎、接触到更高层面的绝佳机会!甚至可能是他推行工业理念的第一个突破口!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机会来了,但更要谨慎。明日工部之行,必须做好万全准备。

他转身,看向隔壁院子。王铁锤依旧在敲打着铁器,仿佛对刚才发生的一切毫无所觉。

但李毅知道,他一定都听到了。

他走到院门口,对着王铁锤的背影,再次深深一揖:“王叔,今日又多亏您了。周主事之事,晚辈……”

王铁锤停下手里的活,转过头,黝黑的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只是摆了摆手,打断了他:“是你的造化。去吧。”

简短的几个字,却让李毅心中暖流涌动。他重重地点了点头,不再多言。

回到自己的破屋,李毅看着空了的筐子和那袋沉甸甸的铜钱,思绪万千。

泼皮的威胁暂时解除,更大的机遇就在眼前。

但他并没有被冲昏头脑。周文渊的赏识是基于“蜂窝煤”的技术,而工部的事务,绝不会仅仅是做煤饼那么简单。

他需要展现更多的价值。

他的目光,再次变得深邃而锐利。

明天,工部衙门。那将是一个全新的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