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你怎么这么爱抢我风头?”
林薇把刚画完的设计稿“啪”地拍在苏哲面前的速写本上,纸张边缘都被她拍得卷了边。
苏哲正对着电脑屏幕调试代码,闻言头也没抬,手指在键盘上不停翻飞,只有嘴角几不可察地向上弯了弯:“哦?我抢你什么风头了?”
“还装!”林薇气得瞪圆了眼睛,“这次‘新星杯’设计大赛,我明明是第一个提交作品的,公示名单上你的作品介绍却比我详细一大段!还有上周的编程马拉松,我明明和你同时完成核心模块,可评委点评时,说你的算法‘更具突破性与前瞻性’,什么叫更具?我们的效率明明一模一样!”
苏哲终于停下了敲击键盘的手,转过身,好整以暇地看着她:“林薇同学,公示内容是组委会负责的,我又没干预。至于编程马拉松,评委说我代码冗余度更低,所以这么评。”
“低?那叫简陋!是你偷工减料!”林薇不服气地争辩。
“好了,别气了。”苏哲从抽屉里拿出一颗水果糖,剥开糖纸递到她嘴边,“请你吃糖,消消气。”
林薇犹豫了一下,还是张开嘴,把糖含了进去。甜腻的水果味在口腔里蔓延开来,她的火气似乎也被这甜味压下去了一些,但嘴上依旧不饶人:“这可是你贿赂我。”
“嗯,贿赂你。”苏哲笑着应道,重新转回去继续敲代码。
林薇看着他专注的侧脸,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身上,给他镀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晕。她心里那点因为“抢风头”而生的怨气,不知不觉又淡了几分。
其实,林薇和苏哲从大一入学就是同班同学,一直是老师口中“别人家的孩子”。林薇活泼开朗,是设计系的“灵感小马达”,手绘、建模、创意构思样样在行;苏哲则是计算机系的“代码大神”,算法、架构、程序开发永远名列前茅,还会弹钢琴,是学校乐队的键盘手。
可就是这样两个优秀的人,却像是天生的“对头”,总在各种场合“明争暗斗”。
就说这次“新星杯”设计大赛,林薇是冲着金奖去的。她为了比赛,每天泡在设计工作室,对着画板和数位板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连周末都在里面打磨细节。苏哲也报名了,不过他好像没怎么花时间准备,依旧是上课、刷题、敲代码。
林薇心里有点小得意,觉得这次金奖肯定非自己莫属。可临比赛前一周,她偶然路过学校的创客空间,竟然看到苏哲在里面调试他的参赛作品——一个结合了智能交互与动态视觉效果的装置艺术。
那是林薇第一次看到苏哲的设计作品。装置的线条简洁流畅,交互逻辑清晰巧妙,动态效果更是惊艳,和他平时沉默寡言的样子截然不同。林薇站在门口,看得有些入神,直到苏哲调试完毕,抬起头看到她,她才有些慌乱地跑开了。
从那天起,林薇心里就像压了块石头。她知道苏哲很厉害,他一旦认真起来,就没有什么是做不好的。这次设计大赛,他肯定又是来“抢风头”的。
比赛当天,林薇作为第一个展示选手上台。她介绍了自己的作品——一组以“城市共生”为主题的家居设计,线条柔美,色彩搭配和谐,理念也很新颖,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她看到苏哲坐在观众席的前排,正看着她,眼神里带着一丝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