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红色玩具
这个世界不对劲。
我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确切意识到的。也许是从隔壁那个总是笑眯眯喂猫的老张头某天清晨被发现倒在巷子深处,浑身没有任何伤口,只是眼睛瞪得极大,仿佛看到了极致的恐怖,手里紧紧攥着一个褪色的红色塑料小汽车开始。官方报告是心脏骤停,但流言在街坊间窃窃私语地流传——据说前一天有人看到他不小心踢到了路边一个被遗弃的红色玩具。
又或者,是我的邻居阿杰。一个从不夜不归宿的宅男,在一次加班晚归后,据他自己嘟囔,好像听到了窗外有人用他早已过世的祖母的声音呼唤他的名字,他下意识地应了一声。第二天,他就“消失”了。不是物理上的消失,他的父母、同事都还“记得”他,但他们都笑着对我说:“阿杰?他不是一直就那样吗?没什么精神。” 可那个会和我通宵打游戏、会疯狂吐槽上司、眼睛里有光的阿杰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眼神空洞、行为刻板、对过去我们共同的记忆支吾不清的“壳”。他存在,但“阿杰”存在过的证据,正在以一种诡异的方式被慢慢擦除。他的社交账号发着无关痛痒的内容,照片上的笑容标准得令人发毛。
这些零碎的、无法用常理解释的事件,像冰冷的蛛丝,一点点缠绕住我的心脏。我开始疯狂地寻找答案,在正常网络搜索一无所获后,我凭着一点半生不熟的计算机技术,潜入了网络的暗面——暗网。
那是一个光怪陆离、充满加密信息和危险气息的地方。在一片混乱和噪音中,我艰难地筛选出一些重复出现的、令人心悸的片段。它们被加密,被藏在图片的元数据里,被当做疯子的呓语发布在某个角落。我像一个偏执的考古学家,拼凑着这些来自深渊的陶片。
最终,我整理出了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清单——一套关于这个城市的、隐形的“规则”。
规则一:不要捡拾路边的红色玩具。任何红色的、被遗弃的、看似属于儿童的物品,都不要触碰,甚至不要长时间注视。忽视它,绕开它。
规则二:不要在午夜零点之后回应窗外的呼唤。无论那声音听起来多么像你的亲人、朋友,或者多么凄惨需要帮助,都不要回应,不要开窗,甚至不要靠近窗户。拉上窗帘,假装没听见。
规则三:如果遇到路灯在头顶频繁闪烁(通常是三短一长),立刻低头,不要看自己的影子,并以最快速度离开当前街区,直到找到光线稳定的地方。
规则四:不要在雨天的傍晚,数路边积水中的倒影。如果无意中数了,并且发现倒影的数量比实际人数多,立即闭上眼睛,原地站立十分钟,无论听到什么声音都不要动。
规则五:如果发现电梯里的楼层按钮多了一个不存在的“-4”层,绝对不要按。立刻走出电梯,选择楼梯。如果电梯门已经关上并开始向下,背对门站立,不要看显示楼层的屏幕,直到电梯再次开门。
……
每一条规则都荒谬绝伦,像是在看最低成本的恐怖小说。但联想到老张头和阿杰,我的血液都快要冻结了。这些不是玩笑,不是都市传说。它们是生存手册。
从那天起,我活得像一个惊弓之鸟。我放弃了钟爱的夜间散步,每晚十一点前必定回家,用厚重的遮光窗帘把窗户封得严严实实。走路时眼睛永远盯着地面,既为了避开可能出现的红色物体,也为了避开那些可能异常闪烁的路灯。我甚至戒掉了在雨天看积水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