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对,都是宝贝。

能要了你们全家命的宝贝。

03

计划的第一步,进行得很顺利。

池阳在他的社交账号上开了一个新系列,叫“老妈的厨房秘籍”。

专门拍摄方慧用各种稀奇古怪的食材,进行“古法酿造”的过程。

比如,用发黑的香蕉皮做“环保酵素”,用长了白毛的豆腐做“秘制腐乳”,用喝剩的茶叶根泡“养生药酒”。

视频里,我哥池阳用极尽夸张的语言,吹捧着我妈的“厨艺”。

“家人们请看,这白色的菌丝,不是发霉,这是有益菌,是时间的沉淀,风味的精华!”

“闻到没有?这股醇厚的酱香,是大自然的馈去!”

评论区里说什么的都有。

有骂他哗众取宠,吃相难看的。

也有一些追求“天然”“土法”的粉丝,把他奉为“美食界的清流”。

池阳的账号,粉丝竟然慢慢涨了起来。

这让他更加得意忘形。

而我爸池卫国,则把家里博古架的照片发在了朋友圈,配文:“家有贤妻,传承匠心。”

很快,他那位爱好收藏的上司就点了赞,还评论道:“卫国兄好雅兴,这瓶瓶罐罐颇有古韵,改日定要登门拜访,一饱眼福。”

池卫国高兴得合不拢嘴,当晚就多喝了两杯。

他搂着我的肩膀,夸我:“还是我女儿有远见,这一下,你爸我的面子和里子都有了。”

我垂下眼帘,掩去其中的寒意。

面子?里子?

很快,你们的脸皮和内脏,都会一起烂掉。

我开始变本加厉地“帮助”我妈。

我从网上找来各种听起来就很“厉害”的民间偏方,打印下来拿给她。

“妈,你看这个,说用活蚯蚓泡酒,能治百病。”

“还有这个,用烂掉的苹果做果酱,风味更独特。”

“妈,菜市场角落里那些卖不掉的死鱼烂虾,老板都当垃圾扔了,我们捡回来做鱼露吧?书上说,古代的鱼露就是这么做的,叫‘鱼白’,是贡品呢!”

方慧对我言听计从。

她现在把我当成了她唯一的知音和继承人。

家里的“陈列架”越来越满,空气里的味道也越来越复杂。

那是一种混合了发酵、腐败、霉变和尘土的,令人作呕的气味。

但我爸和我哥,却对这股味道习以为常,甚至有些享受。

池卫国觉得这是“文化气息”,池阳觉得这是“流量密码”。

一天,池阳兴奋地冲回家。

“爸!妈!小夏!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

他挥舞着手机:“柳思思的爸爸,就是那个‘悦宴楼’的老板,看到我的视频了!他对我们家的‘古法美食’非常感兴趣,说想找个机会,和我们家一起吃顿饭,亲自品尝一下!”

池卫国也激动地站了起来。

“真的?这可是攀上高枝的好机会!”

方慧更是挺直了腰板,脸上是抑制不住的骄傲。

“我的手艺,终于得到行家的认可了!”

池阳接着说:“不止!我还跟思思说了,我爸是食安所的主任,她爸更来劲了,说想跟我爸聊聊食品文化和安全标准的事。爸,你的新上司不是也对这个感兴趣吗?要不……我们把两拨人凑到一起,办个家宴?”

一个念头,在我脑海中清晰地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