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也不长身体,吃饭吃大米这种能填饱肚子的就够了。纸巾省着点用,买书买上一届同学二手的,那种便宜,去问问,说不定还能免费呢!你现在一个人生活,要懂得精打细算,知道吗?”
“……知道了。”
“那你现在钱花完了怎么办?爸爸也不会再给你钱,溺爱孩子不符合咱家的家风。”
“我课余时间去兼职,能挣一点。”
“你打工啦?”
电话里,妈妈的语气上扬,有些惊讶,又有些期待。
2
“你打工挣了多少钱?”
我握紧手机,轻声说:“挣得不多。”
“不多是多少?你看你,跟妈妈有什么不能说的?”
我看了眼周围,舍友们大多都出门了,只剩周慧京一人带着耳机打游戏。
我小声回答:“就2000块。”
“我的小宝贝真棒!年纪轻轻就懂得挣钱了,毕业了更不得了,以后我和你爸就高枕无忧了……”
妈妈开始滔滔不绝地赞美我。
小时候听到这话,我一定很开心。
对一个单纯的孩子而言,父母的认可就是世界上最大最亮的奖杯,颁奖典礼上再权威的奖项都无法与它媲美。
为了让爸爸妈妈喜欢我,我总是在课堂上举手回答问题,努力给老师留下好印象,在家长会上给爸爸争得面子。
回到家我也没闲着,写完作业已经9点半,这时爸妈洗完澡,正是我开始洗衣服的时候。
晒完衣服,我再拿着半人高的拖把,把家里每个房间拖一遍。
爸妈教育我,哥哥也是家庭的一份子,我也要为哥哥付出。
于是在玩耍时,我跟哥哥分享我的所有玩具,尽管他总是把它们划烂。
哥哥食量大,吃饭时会吃掉全家一半的菜。
那我就少吃点,这样爸妈就不会饿肚子了……
爸妈对我的表现很满意,一边夸我懂事,一边要哥哥向我学习。
我原以为我做得很好。
长大后才发现,我得到的褒奖总是伴随着代价。
或许是多年经历形成的条件反射,当我听到妈妈的赞美时,第一反应不是高兴,而是:
接下来我还要付出什么?
果然,在侃侃而谈夸我一分钟后,妈妈话锋一转,说道:
“你先转1500块过来给妈妈,其中500块算家用,你成年了,也该分担一点家里的开支了。剩下1000块,妈妈帮你存起来。你现在还不懂得合理分配,一次花完了就不好了。”
“可是500块根本不够用……”
“500块不够,加上爸爸给你的500,不就有1000块了嘛,这还不够?”
“哎,”妈妈叹了口气,“有钱了也不能随便挥霍啊。”
“行了,我要去忙了,记得把钱转过来,听话。”
我拿着手机,点开转账页面。
“我就想要那件连衣裙嘛!好不好嘛妈咪,这个月最后一件!我之后不买了!”舍友周慧京的声音从后面传来,我回头一看,她在跟她妈妈视频通话。
“真拿你没办法,先给你转3000,多出来的可以去外面吃点好的,女孩子,要多补点营养。”
“好的好的,爱你妈咪!”
有时,我很羡慕周慧京。
不是羡慕这3000块,而是羡慕她妈妈没有条件的爱。
羡慕她不必付出什么,就能得到父母的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