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生解铃人》第 9 章:匿名举报里的风波
解铃坊的窗台上,老太太新种的太阳花开得正艳,橘红色的花瓣上还沾着晨露,像撒了把碎金子。林晓雨刚把线上求助信息整理好,打印纸堆得像座小山头,最上面那张写着 “被室友孤立怎么办”,字迹娟秀得像女生的小字条。
“小林,帮我看看这路由器咋回事。” 张老头举着手机凑过来,屏幕上的 WiFi 信号格闪得跟跳迪斯科似的,“昨晚还好好的,今早就连不上了,是不是被人蹭网了?”
林晓雨接过手机,发现连接记录里多了个陌生设备,名字叫 “专业打假队”。她心里咯噔一下,最近总有人在网上匿名举报 “解铃坊非法经营”,说他们 “骗取年轻人信任”,难道是有人盯上这里了?
陈宇拎着早点进来时,正好听见这话。他把豆浆油条往桌上一放,塑料袋摩擦的声音在安静的屋里格外清晰:“我今早在报社看到篇报道,说有‘神秘组织’以帮助年轻人为名,实则收集个人信息。配图虽然打了马赛克,但我一眼就认出是解铃坊的门。”
赵大爷正在给修鞋机上油,机油滴在金属零件上,映出他皱紧的眉头:“看来是有人不想让咱们好过。上次处理那个传销窝点,坏了不少人的财路,估计是他们搞的鬼。”
老太太把刚蒸的包子往大家手里塞,热气腾腾的白胖子在掌心发烫:“怕他们干啥?咱行得正坐得端,没拿过一分黑心钱。上次帮那姑娘讨回公道,她妈硬要塞个红包,我都给退回去买水果了。”
正说着,门口的风铃突然叮当作响,进来两个穿制服的人,胸前的牌子闪着银光。带头的掏出个小本本:“我们是市场监管局的,有人举报你们无证经营,请配合调查。”
林晓雨的心跳得像揣了只兔子,赶紧把求助信息往抽屉里塞。赵大爷却摆摆手,把修鞋台上的证件往他们面前推:“这是社区发的便民服务许可证,我们所有收入都用于公益,有账本可查。”
制服男翻着账本,手指在 “帮助张同学追回被骗学费 3000 元” 那行停住了:“你们这属于志愿服务,为什么要登记这么详细的个人信息?”
“这是为了后续跟进。” 陈宇突然开口,举着相机对准墙上的锦旗,“这些都是受助者送的,上面都有名字,你们可以去核实。要是我们真有问题,他们能送锦旗吗?”
制服男被问得哑口无言,草草检查了一圈就走了。林晓雨看着他们的背影消失在街角,突然发现太阳花的花瓣蔫了几片,像是被人掐过似的。
*** 中午的阳光辣得晃眼,林晓雨和陈宇坐在公园长椅上吃盒饭,米饭被晒得有点发烫。远处的凉亭里,几个大妈正对着手机议论,声音飘过来断断续续的:“…… 就是那个解铃坊,听说专骗小姑娘的钱……”
“你说咱们要不要暂停服务?” 林晓雨戳着饭盒里的番茄炒蛋,鸡蛋黄碎得像星星,“再这样下去,不仅帮不了人,还得连累社区。”
陈宇把自己饭盒里的鸡腿夹给她,油汁滴在裤子上,像朵难看的黄花:“不能停。你看线上求助信息,今天又多了二十多条,有个高三学生说被老师冤枉作弊,现在不想高考了。咱们要是停了,他咋办?”
他掏出手机翻出条私信,是之前帮助过的张磊发来的:“宇哥,我在监狱里自学了法律,要是解铃坊需要帮忙,随时找我。” 下面还附了张他在狱中读书的照片,穿着囚服的年轻人笑得一脸阳光。
林晓雨的鼻子突然发酸,把鸡腿咬得咯吱响:“你说得对,不能让那些坏人得逞。咱们得找出是谁在背后搞鬼,还解铃坊一个清白。”
*** 解铃坊的灯亮到半夜,赵大爷把监控录像反复看了十遍,老花镜都快贴在屏幕上了。录像里,前天凌晨有个戴鸭舌帽的男人在门口鬼鬼祟祟,手里拿着个小仪器,对着窗户比划了半天。
“这是信号干扰器。” 张老头突然一拍大腿,鸟笼里的画眉鸟被吓得扑腾翅膀,“我年轻时候在工厂见过,专门用来干扰监控和 WiFi 信号。这小子肯定是来搞破坏的!”
老太太端来盘切好的西瓜,红瓤黑籽的摆在桌上像幅画:“我打听了,最近有个‘维权组织’在网上特别活跃,领头的姓黄,以前是搞传销的,被咱们举报过。说不定就是他在报复。”
林晓雨盯着电脑屏幕上的匿名举报帖,突然发现发帖人的 IP 地址和上次攻击解铃坊 WiFi 的设备地址很像。她敲着键盘追踪,指尖在按键上翻飞得像跳舞:“找到了!这个 IP 绑定的手机号,注册过传销组织的会员系统。”
陈宇立刻掏出录音笔:“我现在就去找黄老板‘聊聊’,看他敢不敢承认。”
赵大爷却按住他的手,核桃在掌心转得飞快:“别打草惊蛇。咱们先收集证据,等他再动手时,让他人赃并获。”
*** 三天后的凌晨,解铃坊的警报器突然响了,刺耳的声音在寂静的巷子里传出老远。赵大爷他们早有准备,躲在窗帘后面往外看 —— 戴鸭舌帽的男人正往窗户上泼红漆,“骗子” 两个字歪歪扭扭的,像条丑陋的蛇。
“动手!” 赵大爷一声令下,张老头拉开门,手里的鸟笼往男人头上扣,画眉鸟在里面扑腾着助威。陈宇举着相机连拍,闪光灯把男人的脸照得惨白。林晓雨冲上去抱住他的胳膊,没想到对方力气挺大,把她甩得差点摔倒。
“你们干啥!放开我!” 男人挣扎着,鸭舌帽掉在地上,露出张熟悉的脸 —— 正是黄老板的助理,上次在传销窝点见过。
警笛声由远及近,林晓雨捡起地上的红漆罐,上面的指纹清晰可见:“人赃并获,我看你还有啥话说。”
男人瘫在地上,汗珠子顺着下巴往下掉:“是黄老板让我干的!他说只要把解铃坊搞臭,就能让那些被骗的人继续找他‘维权’……”
*** 解铃坊的门被重新刷了漆,雪白雪白的像块画布。老太太在上面画了串风铃,五颜六色的特别好看。社区主任亲自送来块 “热心公益” 的牌匾,红绸布揭下来时,围观的街坊邻居鼓掌鼓得手都红了。
“以后再有人敢捣乱,咱街坊邻居第一个不答应!” 卖菜的王大妈嗓门洪亮,手里的秤杆挥得像指挥棒,“上次我家孙子被校园贷骗了,就是赵大爷他们帮忙追回来的,好人啊!”
林晓雨看着墙上的新牌匾,突然觉得之前的委屈都不算啥了。陈宇举着相机拍个不停,镜头里,老人们的笑脸和年轻人的朝气融在一起,像幅最动人的画。
赵大爷把新修的虎头鞋摆在窗台上,太阳花在旁边开得更艳了。他摸着林晓雨的头,掌心的温度透过头发传过来:“记住,做善事总会遇到阻力,但只要心里有光,就不怕走夜路。”
晚风拂过解铃坊的风铃,叮当作响的声音里,混着线上求助信息的提示音。林晓雨点开最新一条,上面写着 “谢谢你们让我相信善良”,后面跟着个大大的笑脸表情,像颗温暖的小太阳。
陈宇的录音笔还在转着,把这夜的宁静和希望都收了进去。窗外的月亮格外圆,把解铃坊的影子拉得老长,像个温暖的拥抱,裹着所有需要被守护的青春。
林晓雨摸出颗薄荷糖放进嘴里,清凉的味道漫开来。她知道,只要解铃坊的灯还亮着,就会有更多人相信,这个世界上总有不期而遇的温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
风铃又响了,这次的声音格外轻快,像在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