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核查小组的第一次会议气氛严肃。赵曼坐在主位,面前摊着两叠厚厚的资料——左边是苏清颜的老字号焕新计划原始数据,右边是张弛元宇宙项目的相关材料。技术部总监和财务总监列席,表情都很凝重。

“苏清颜,你的数据资料很完整。”赵曼翻看着老字号的订单记录、用户问卷和供应链合同,点了点头,“用户问卷有纸质版备份,订单记录能和老字号的台账对应上,供应链优化方案也有第三方评估报告,没问题。”

苏清颜松了口气,目光转向张弛那边。技术部总监正在汇报元宇宙项目的调研数据核查情况,眉头越皱越紧:“张组长提供的原始数据……有问题。我们查不到5000样本量的调研记录,后台只有1200份问卷,且付费意愿相关的选项存在明显的逻辑漏洞,像是被人为修改过。”

张弛的脸色瞬间变得难看:“不可能!肯定是技术部备份时出了问题!我明明让他们保存好原始数据的!”

“我们查了服务器日志,”技术部总监推了推眼镜,语气平淡却带着分量,“三天前,有管理员权限的账号删除了大量原始文件,包括元宇宙调研的核心数据。操作记录显示,是你的助理小王登录过该账号。”

会议室里一片哗然。张弛猛地站起来,指着技术部总监:“你胡说!小王只是个助理,怎么可能有管理员权限?是你们技术部故意陷害我!”

“是不是陷害,查一下小王的电脑就知道了。”赵曼的声音冷得像冰,“财务总监,麻烦你同步核查一下元宇宙项目的预算明细,尤其是和游戏公司的‘合作意向书’,我怀疑真实性存疑。”

张弛彻底慌了,额头上的冷汗顺着脸颊往下流:“赵总,您不能偏听偏信!苏清颜的方案也未必没问题,她的老字号数据说不定也是造假的!”

“我的数据随时可以接受核查。”苏清颜平静地开口,“老字号的门店有监控,用户访谈有录音,甚至连问卷的发放过程,我都拍了视频。如果张组长觉得有问题,我们可以现在就去现场核实。”

她的坦然和张弛的慌乱形成鲜明对比。财务总监很快带来了新消息:“赵总,我们联系了张组长提到的游戏公司,对方表示从未签署过‘2000万活跃用户引流’的合作意向书,所谓的‘意向书’上的公章是伪造的。”

最后一根稻草彻底压垮了张弛。他瘫坐在椅子上,脸色惨白如纸,嘴里喃喃着:“不是我……是小王干的……我不知情……”

“事到如今,狡辩没有意义。”赵曼合上文件,语气不容置疑,“核查小组一致认为,张弛的元宇宙项目存在数据造假、伪造合作文件等严重问题,取消其‘新锐计划’参选资格。公司将对其展开进一步调查,追究相关责任。”

她看向苏清颜,眼神里带着赞许:“苏清颜的老字号焕新计划数据真实、落地可行,通过核查,推荐为‘新锐计划’首个重点项目。”

走出会议室时,苏清颜的腿还有点发软。这场持续了近一个月的较量,终于以真相的胜利告终。林薇薇在走廊里等她,看到她出来,激动地跳起来:“赢了!你赢了!我就知道你一定可以!”

苏清颜笑着抱住她,眼眶有点发热。这段时间的委屈、压力、不眠不休,在这一刻都化作了释然。

消息很快传遍了公司。曾经孤立她的同事,态度悄悄发生了变化——有人主动过来道贺,有人找借口问她方案的细节,连之前对她冷冰冰的行政小姐姐,都笑着说“以后有需要帮忙的随时找我”。

张弛被停职调查的消息更是让人心生感慨。有人说他“自作自受”,有人说“职场容不得半点虚假”,更多人则是对苏清颜刮目相看——这个看似柔弱的新人,不仅有才华,更有顶住压力、坚持真相的勇气。

周三下午,CEO亲自主持了“新锐计划”启动会,正式宣布苏清颜的老字号焕新计划成为首个重点项目。他在会上强调:“星芒要的是能落地的创意,是经得起推敲的数据,是光明正大的竞争。苏清颜用她的表现证明,只要方案够好、够扎实,资历从来不是障碍。”

会后,李总特意给苏清颜发来祝贺消息:“小苏,我就知道你能成!悦容愿意作为‘老字号焕新计划’的合作伙伴,全力支持你!”

连陆时砚都难得地发了条祝贺的朋友圈,配文是:“真正的创意,经得起考验。”下面点赞无数。

苏清颜的工位前热闹了好几天,有人送奶茶,有人送零食,还有年轻同事请教她“如何做市场调研”“怎么平衡创意和落地”。她没有摆架子,耐心地分享自己的经验:“多跑现场,少看报告;多听用户说,少自己想;遇到问题别慌,找证据比吵架有用。”

赵曼也找她谈了一次话,把一份“老字号资源清单”递给她:“这是公司积累的老字号客户资源,有二十多家,你可以从中挑选合作对象。预算已经批下来了,下周开始组建项目组,人员你可以优先挑选。”

“谢谢赵总。”苏清颜接过清单,心里充满感激。如果没有赵曼在关键时刻的支持和指点,她未必能走到今天。

“谢我干什么,是你自己争气。”赵曼笑了笑,“不过别骄傲,‘新锐计划’只是开始,把项目做好,让更多老字号焕新,才是真本事。”

苏清颜用力点头:“我会的。”

她开始组建项目组,林薇薇第一个报名:“必须带我!我要跟你一起见证老字号的逆袭!”江哲也主动申请加入:“我可以负责数据追踪和技术支持,保证方案顺利落地。”还有几个之前保持距离的同事,也鼓起勇气表达了加入意愿,苏清颜没有计较过去,只要有能力、有诚意,她都欣然接纳。

项目组的第一次会议开得很顺利,大家群策群力,很快确定了首批合作的三家老字号——老布坊、裁缝铺和糕点店,并制定了详细的推进计划:第一个月完成产品优化设计,第二个月启动联名款预售,第三个月举办线下体验活动。

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苏清颜每天都充满干劲,看着老字号的产品从“老气横秋”变得“年轻时尚”,看着用户调研里那些“小时候的味道又回来了”的评价,她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

然而,平静的日子没过多久,新的波澜悄然而至。

周五晚上,苏清颜加班整理项目资料,手机突然收到一条短信,还是那个熟悉的匿名号码:“张弛的事没完。他手里有赵曼当年项目的‘黑料’,准备鱼死网破。小心别被波及。”

苏清颜的心猛地一沉。

张弛手里有赵曼的“黑料”?是什么?和当年王磊提到的“项目内幕”有关吗?

她想起王磊被开除前疯狂喊的“当年的事我不会忘的”,想起匿名短信多次提醒她“小心赵曼”,想起陆时砚说过“赵曼当年背过黑锅”,这些碎片像拼图一样,在她脑子里渐渐拼凑出一个模糊的轮廓——赵曼当年的项目,一定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张弛拿这个来威胁赵曼,是想换取从轻处理,还是有更深的目的?

她立刻给赵曼发消息:“赵总,您最近有没有收到张弛的威胁?他说手里有您当年项目的‘黑料’。”

赵曼回得很快:“别信他的。他就是想拖延时间,逃避责任。我当年的项目清清白白,不怕查。”

虽然赵曼说得很坦然,但苏清颜心里的不安却越来越浓。张弛已经被逼到绝境,很可能会做出疯狂的事。如果他真的把所谓的“黑料”捅出去,不管真假,都会对赵曼和公司造成负面影响,甚至可能连累正在推进的老字号焕新计划。

她必须做点什么。

苏清颜想起江哲之前帮她恢复过邮件记录,立刻联系他:“江哲,能不能帮我查一下赵总当年那个项目的相关资料?就是王磊和张弛都提到过的那个。”

江哲有些犹豫:“那个项目太老了,资料可能早就归档了,而且涉及公司机密,随便查不太好……”

“我怀疑张弛要伪造证据陷害赵总,”苏清颜的语气很急切,“我们不是要查赵总,是想提前做好准备,防止张弛造谣。”

江哲沉默了几秒,回复:“我试试吧,只能查公开的项目记录,涉密的查不了。”

挂了电话,苏清颜看着窗外的夜色,心里乱成一团麻。她不知道赵曼当年的项目到底发生了什么,也不知道张弛手里的“黑料”是真是假,但她知道,一场新的风暴正在酝酿。

就在这时,她的电脑屏幕突然弹出一个对话框,是陆时砚发来的:“听说张弛那边有动静?”

苏清颜愣了一下,回复:“您怎么知道?”

“我有朋友在人力资源部,听说张弛提交了一份‘举报材料’,矛头直指赵总。”陆时砚的消息来得很快,“你别担心,我已经让律师朋友准备好应对方案,一旦他造谣,我们可以立刻采取法律手段。”

苏清颜的心稍微安定了些:“谢谢您,陆总。”

“保护好自己,也看好项目。”陆时砚补充道,“老字号焕新计划不能出任何差错。”

放下手机,苏清颜看着桌面上的项目推进表,上面的进度条清晰地显示着“一切顺利”。可她知道,平静的表面下,暗流正在涌动。

张弛的举报材料会是什么内容?赵曼当年的项目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那个始终在暗处提醒她的匿名发件人,这次又会带来什么消息?

夜色渐深,办公室里只剩下她一个人的身影。苏清颜握紧拳头,眼神坚定。她不会让张弛的阴谋得逞,更不会让好不容易起步的老字号焕新计划付诸东流。

但她心里清楚,这场仗,或许比之前的任何一次都更艰难。

因为这一次,牵扯到的不仅仅是方案和数据,还有尘封的往事和人心的复杂。

(第十六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