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我没有选择偷偷摸摸地把塑料盆摆上供销社的货架。

这东西,不是尼龙袜,不是晴纶毛线,它是一个全新的物种。要让它一炮而红,就必须用最震撼的方式,直接砸开所有人的认知!

我的计划很简单,也很疯狂。

我直接找到了市里,租下了市中心最大的文化广场,为期一天。我要办一场展销会,一场史无前例的,“清风牌新生活产品展销会”。

邀请函雪片般地发了出去。市里、省里的领导,各大合作单位的供销社主任、百货公司经理,还有省市两级的报社记者,一个都没落下。

消息一出,整个市里都议论纷纷。

“清风厂的李厂长又要搞什么大动作?”

“听说是新产品,神神秘秘的,谁也不知道是啥。”

展销会那天,广场上人山人海,黑压压的一片,把临时搭建起来的高台围得水泄不通。台子正中央,用红布盖着几个神秘的大家伙。

市里几位主要领导都坐在了前排,脸上带着好奇和期待。

我穿着一身干练的蓝色工装,走上了高台。没有多余的废话,我直接对着话筒说:“今天,不耽误大家时间,我只给大家看一样东西,一样能改变我们生活的东西。”

我一挥手,两个工人抬上来一个半人高的大铁盆,重重地放在地上,发出一声闷响。

“铁盆,家家户户都在用,结实,耐用,但它沉,还容易生锈,不小心摔一下,就是一个坑。”

我话音刚落,又示意另一个工人。他单手,轻轻松松地提上来一个一模一样大小,但却是鲜红色的盆。

全场响起一阵小小的骚动。

“那是什么?怎么是红色的?”

“看着好轻巧的样子。”

我笑了笑,走到台边,对着下面黑压压的人群大声说:“现在,请大家看好了!”

我下达指令。

两个工人同时走上旁边搭好的一个三米高的高架。在所有人的注视下,他们同时松手。

“哐当!”

一声刺耳的巨响,铁盆砸在水泥地上,弹了一下,翻滚着停在台中央,盆底和盆边,已经多了几个难看的凹坑。

而几乎在同一时间,那个红色的盆,却只发出“砰”的一声闷响,像个皮球一样在地上弹了两下,稳稳地停住。

完好无损,连一丝划痕都没有。

整个广场,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伸长了脖子,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一幕。

哗!

下一秒,人群炸了!

“天哪!没摔坏!一点都没坏!”

“那红盆子是什么做的?纸糊的吗?怎么一点声音都没有?”

我没有给他们太多议论的时间,趁热打铁,让人掀开了台上所有的红布。

一瞬间,五颜六色的产品,像一道彩虹,骤然出现在灰扑扑的人群面前。

蓝色的塑料水桶,黄色的塑料饭盒,翠绿色的塑料凉鞋,还有各种造型可爱的玩具鸭子、小汽车……

“这是塑料水桶,只有铁桶三分之一的重量,家里的老人孩子都能轻松提动!”

“这是塑料饭盒,密封性好,带饭上班上学,再也不怕漏油!”

“这是塑料凉鞋,不怕水,不怕晒,比布鞋便宜,比胶鞋好看!”

我每介绍一样产品,台下人群的呼吸就粗重一分。

这些东西,每一样,都精准地戳在了他们日常生活的痛点上。沉重的铁桶,漏油的饭盒,夏天捂脚又金贵的胶鞋……这些习以为常的麻烦,今天,突然有了完美的解决方案!

前排的那些供销社主任和百货公司经理,眼睛都看直了,身体不自觉地前倾,像是要把台上的东西看穿。

最后,我拿起那个完好无损的红色塑料盆,举过头顶,对着话筒,喊出了最后一句话。

“最重要的是,它的价格!一个铁盆要一块五,我这个摔不坏的塑料盆,只卖五毛钱!”

五毛钱!

当这三个字从话筒里清晰地传遍整个广场时,空气仿佛凝固了一秒。

然后,彻底引爆!

“疯了!五毛钱!给我来一个!”

“我要那个水桶!蓝色的!给我留一个!”

“别挤!别挤!钱在这里!”

人群像开了闸的洪水,疯狂地涌向展台。维持秩序的工人和保安手拉手组成的人墙,瞬间就被冲得七零八落。

我带来的几千件样品,原计划是卖一整天的。

结果,不到十分钟,就被抢购一空。没抢到的人捶胸顿足,抢到的人抱着一个塑料盆,像是抱着什么绝世珍宝,脸上是狂喜的笑容。

展销会结束了,但风暴,才刚刚开始。

第二天一早,我办公室的门槛都快被踏破了。

全国各地的供销社、百货公司的采购员,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把我们厂的招待所塞得满满当当。

“李厂长!我们是省百货公司的,第一批订单,五万个盆,两万个桶!现金结账!”

“李厂长,我是从上海来的!你们有多少货,我们全要了!价格你开!”

电话铃声就没停过,电报像雪花一样从邮局送来。会计室里,算盘珠子打得噼啪作响,几个会计数钱数到手抽筋,脸上的表情又累又亢奋。

订单额,在短短三天内,突破了千万大关!

这是一个在1978年足以让任何人昏厥的天文数字。

我的财富,不再是简单的累积,而是以一种恐怖的几何级数,疯狂暴增。

廉价、耐用、又美观的塑料制品,如同一场势不可挡的消费风暴,在最短的时间内席卷了全国。从城市到乡村,从南到北,几乎一夜之间,家家户户的厨房里、院子里,都出现了“清风牌”的塑料制品。

我,成了这场席卷全国的“消费革命”的开创者。

模仿者很快就出现了。

全国各地的小厂,也开始想方设法搞塑料。但他们没有我的“简易配方”,没有我稳定的“废料”来源。他们做出来的产品,要么成本高得离谱,要么质量差得一摔就碎。

在成本和质量的双重碾压下,我始终牢牢占据着市场的霸主地位,无人可以撼动。

顾长风是在一个月后,来我工厂的。

我带他参观了那座已经彻底焕然一新的化工厂。一眼望不到头的生产线二十四小时不停地轰鸣运转,巨大的仓库里,堆积如山的成品码放得整整齐齐,等着被一辆辆的大卡车运往全国。

他看着眼前这壮观的工业景象,沉默了许久。

最后,他转过头看着我,眼神里有一种我从未见过的震撼和感慨。

“清欢,”他由衷地说,“你不是在办一个工厂,你是在改变一个时代。”

他的话,让我心中微动。

是啊,改变时代。这不就是我重活一世,最大的意义吗?

更大的好消息接踵而至,我的成功引起了广交会的注意,他们向清风集团正式发来了邀请函,希望我的塑料制品,能作为“中国制造”的一张新名片,走向世界。

我的事业,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巅峰。

就在我准备整理资料,进军国际市场的时候,我脑海里的系统,突然有了动静。

那是我最后一个,也是一直没有去理会的签到点——市废品收购站,旧书报处理区。

和以往任何一次都不同。

这一次,系统地图上标记的那个点,不再是普通的红色光点,而是发出了一道金色的、前所未有的、无比耀眼的光芒!

一种强烈的直觉涌上我的心头。

这一次签到的东西,恐怕比技术、比配方、比财富,都更加重要。

它,会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