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仔细观察遇到的每一个人:房东阿姨、便利店店员、同事、路人。他们的行为、语言模式几乎像设定好的程序。
但她渐渐注意到一个极其细微的异常:公司楼下咖啡店的那个年轻男店员,每次给她递咖啡时,眼神似乎会多停留0.1秒,不像看其他顾客那样迅速移开。第一次注意到时,她以为是自己多心。
第二次、第三次刻意观察后,那种感觉又出现了。那不是好奇或好感,更像是一种……确认?
还有,她对门那个总是低着头的邻居,今天她故意在电梯里碰见他,他手里拿着的那个印着陌生Logo的银色金属盒子,昨天好像没看见?
这些发现微乎其微,甚至可能是她的臆想。但在绝对重复的世界里,任何一丝不同都像是黑纸上的白点。
晚上回家,她鬼使神差地没有立刻扔掉咖啡杯,而是看了一眼杯身。店员用马克笔写的编号下面,似乎有一个极淡的、用铅笔写的符号“ζ”(Zeta),像是随手画上去的,不仔细根本看不到。
这个符号……上次循环的杯子上有吗?她完全不记得了。
23点45分。她握着那个带有符号的纸杯,陷入黑暗。
8 第11次循环:验证与恐惧
闹钟6点30分。
林薇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冲出门,跑到那家咖啡店。
“一杯美式,谢谢。”她紧紧盯着店员的手。
年轻的店员熟练地操作着,递过咖啡。他的眼神和之前无数次一样,自然地扫过她的脸,然后垂下。
杯身上,只有马克笔写的编号。
没有那个铅笔符号“ζ”。
她的心沉了下去。果然是自己压力太大产生的幻觉吗?
她不死心,下午又去买了一杯。依然没有。
晚上,她失落地回到家。难道一切真的只是自己的精神病症?
23点44分。她无聊地翻看着手机,点开了自己那个只有几十个粉丝、偶尔用来直播吃吃饭吐吐槽的知乎账号。忽然,一个可怕的念头窜入脑海:
如果……这一切不是意外呢?
如果……是有人故意让她困在这一天呢?
那个店员的眼神、邻居的金属盒子、消失的符号……细微的异常点重新浮现,蒙上了一层惊悚的色彩。
谁会这么做?为什么?她只是一个普通的社畜,一个小透明主播。
她感到一股寒意从脊椎升起。如果真有幕后操纵者,那她的所有行为,包括之前的崩溃、放纵、试探,是否都被看在眼里?
9 第12次循环:目标
她确定了两个目标:咖啡店员和对门邻居。
她用了一天时间跟踪观察店员。他的工作流程一丝不苟,和同事交流正常,下班后去了健身房,然后回了合租公寓。没有任何异常。
对门邻居更是神出鬼没。她蹲守到晚上,才看到他回来,手里没有金属盒子。
她几乎要再次绝望了。时间一分一秒走向23点45分。
也许,唯一的异常,就是她自己。也许,明天她该去看看心理医生?虽然明天永远是今天。
就在她快要放弃时,手机屏幕亮起,是一条推送:“微小习惯改变或揭示大脑奥秘”。她心烦意乱地想划掉,却猛地愣住。
习惯……改变?
她突然想起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