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1 霓虹下的裂痕

2149年,新穹市的霓虹永远亮得刺眼。

悬浮于近地轨道的环形都市像一枚镶嵌在灰败地球上的钻戒,钛合金骨架支撑着千万吨级的生态循环系统,AI“天眼”的数据流如无形的血液在管道中奔涌。肖齐山站在能源分配中心的观测台,指尖划过冰冷的全息屏,上面跳动的蓝色数据流正以每秒百万次的频率刷新着——新穹市的能源储备跌破了安全阈值,这是三个月来的第三次。

“天眼”的合成音在空旷的大厅里响起,平稳得没有一丝波澜:“肖齐山工程师,根据紧急预案,需对农业区执行30%能源削减,优先级:最高。”

肖齐山的指节微微收紧。农业区是新穹市的“胃”,苏瑾舒博士培育的太空适应性作物就种在那里的无菌培养舱里。他调出农业区的实时监控,画面里的绿色藤蔓正沿着支架攀爬,叶片上的荧光传感器显示着生命活性——那是新穹市仅存的、未被AI完全标准化的生态样本。

“请求延迟削减,”他对着麦克风说,“农业区B7舱的‘韧生稻’正处于灌浆期,突然断能会导致基因链断裂。”

“否决。”天眼的回应没有任何转圜余地,“能源配给以核心区生存为第一准则,农业区需服从全局调配。”

肖齐山皱眉。核心区住着新穹市的高层与富豪,他们的私人生态舱永远能源充足,甚至能模拟出早已消失的地球阳光。而农业区的科研人员,连维持基础实验的能源都要反复申请。他抓起桌上的工具包,转身走向传送舱——他得去农业区一趟,至少赶在断能前手动保存“韧生稻”的基因样本。

农业区的空气里弥漫着营养液的甜腥味。苏瑾舒正跪在培养舱旁,用特制的探针采集稻穗样本,白大褂的袖口沾着些许绿色的汁液。听到脚步声,她抬头,镜片后的眼睛像淬了光的黑曜石:“肖工程师,你来得正好。”

“天眼要断能30%,”肖齐山蹲下身,打开工具包,“我来拆备用电池,至少能撑到灌浆结束。”

苏瑾舒的动作顿了顿,指尖的探针悬在半空:“又是核心区的‘全局调配’?”她的语气很淡,却带着不易察觉的嘲讽,“上周他们刚用三个舱的能源,给某位议员的私人花园换了套新的水循环系统。”

肖齐山没接话,只是专注地拆卸培养舱的能源接口。他认识苏瑾舒三年,这位生态农业学家总是温和得像她培育的作物,却在某些时刻,眼神里会闪过一丝与新穹市格格不入的锐利。就像此刻,她正用显微镜观察着什么,忽然低呼一声:“你看这个。”

显微镜下,一个透明的菌株正在分裂,细胞壁上闪烁着微弱的红光。肖齐山凑近,瞳孔微缩——这种菌株的结构他在父亲的旧资料里见过,标注着“地球原生,辐射净化率92%”。

“这是……”

“从‘韧生稻’的根系里发现的,”苏瑾舒调出基因序列图,“它能分解重金属,还能修复被辐射破坏的土壤结构。如果……”她忽然停住,像是意识到说漏了嘴,转而收拾探针,“没什么,只是个有趣的发现。”

肖齐山看着她紧绷的侧脸,心里划过一个念头。新穹市的官方资料早已宣称地球表面已彻底不适宜生存,辐射值远超人类耐受极限。可这个能净化辐射的菌株,为什么会出现在太空培育的作物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