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1 渡口诡影

京杭大运河畔的漕运镇,藏在苏北平原的褶皱里。镇名源于百年前 “一渡通南北” 的繁华 —— 当年的老渡口帆樯林立,漕船首尾相接,船工的号子声能传到十里外的县城,岸边的粮栈、茶馆、杂货铺挤得水泄不通。可自民国三十一年那场惨案后,老渡口就渐渐衰败,如今已废弃二十年,只留下半截腐朽的码头,在浑浊的河水中泡得发黑。

近来这渡口却邪门得很。每到子夜,寂静的河面就会传来 “吱呀 —— 吱呀 ——” 的船桨声,声音缓慢而沉重,像是有人在吃力地划着破船。更骇人的是,水面总会浮起泛白的纸钱,一片叠着一片,顺着水流漂向岸边,纸钱上没有字迹,却透着湿漉漉的寒气。

最让人心慌的是渔民失踪案。短短半个月,三个渔民接连在渡口附近失踪,连尸体都没找到。最后一个失踪的渔民王老三,是在清晨出船捕鱼时不见的,他的小舢板被人发现漂在河心,船底破了个大洞,渔网里缠着半块绣着锚纹的漕运号服碎片。碎片是藏蓝色的粗布,边缘磨损严重,沾着腥臭的河泥与墨绿色的水草,凑近了闻,除了河腥气,还夹杂着淡淡的尸腐味,像有东西在水下烂了很久。

林羽背着桃木剑,踩着码头的碎木板走进漕运镇时,渡口的老槐树下早已围满了人。老槐树的树干要两人合抱,枝桠歪歪扭扭地伸向河面,树身上刻满了密密麻麻的船工名字,有的已经模糊,有的还能看清笔画。几个穿粗布衫的妇人坐在码头石阶上哭红了眼,怀里抱着失踪者的衣物,一件打补丁的蓝布褂子、一顶破旧的草帽、一双磨破底的布鞋,旁边散落着几张渔网,网眼缠着水草与碎木,有的渔网上还挂着半条腐烂的鱼,散发着恶臭。

镇长周伯通挤开人群,他五十多岁,皮肤黝黑得像浸过桐油,手上布满老茧与冻疮疤痕,指甲缝里嵌着洗不掉的河泥。他穿着一件褪色的军绿色外套,领口磨得发亮,手里攥着那半块号服碎片,指节因用力而发白,碎片的边缘已经被他捏得发毛。看见林羽身上洗得发白的道袍 —— 袍角绣着的太极图虽褪色,却在阴风中透着淡淡的金光,喉咙哽咽着,“扑通” 一声跪倒在地,膝盖砸在碎木板上,发出沉闷的声响:“道长,您可算来了!县上的打捞队来了三拨,潜了二十多次水,只捞到这些破烂,连个人影都没见着!老人们说,是渡口的沉棺鬼缠上了人,再找不到,下一个就该轮到我儿子了!”

身后的渔民也跟着齐刷刷跪下,男人们的叹息声、女人们的啜泣声混在一起,压过了河水的流淌声。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妇人抱着王老三的草帽,哭得几乎晕厥:“道长,求您发发慈悲!老三昨天还跟我念叨,说要给孙子买糖吃,今天就没了……”

阿福抱着紫檀木盒,刚靠近渡口,就觉得脚踝发凉,像是有冰冷的河水顺着裤脚往上缠,冻得骨缝都发疼。他掏出罗盘,铜制的指针刚露出来就疯狂逆时针转动,发出 “嗡嗡” 的震颤声,指针尖端泛着灰蓝的光,像被河水泡过,还沾着细小的河沙,沙粒湿漉漉的,带着腥臭的气息:“师傅,这水下的怨气太邪了!是锁魂的凶气,比钟楼的噬魂气还阴寒!指针都要被冻住了,罗盘的铜壳上都凝出了细小的水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