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她的话,让整个直播间都安静了下来。

我坐回位置,看着这个略显紧张的女孩,第一次主动开口打破了沉默:“你……为什么会来?”

萧雨低下头,小声说:“因为我不相信网上说的那样。一个能写出那样论文的人,不应该是个坏人。我觉得,您一定有您的苦衷。”

她抬起头,眼睛里闪着光:“而且,我觉得女生和男生约会,AA制很正常啊。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为什么要理所当然地让男生承担所有费用呢?这本身就是一种偏见。”

简单,朴素,却又掷地有声。

我的心脏,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地撞了一下。

在这场荒诞的独角戏里,我扮演着全民公敌,承受着所有的恶意和羞辱。我以为全世界都与我为敌,却没想到,在这无边的黑暗里,竟然真的有人愿意为我提一盏灯。

那一天,我们聊了很多。从行为经济学聊到社会偏见,从学术理想聊到人生困境。她像一个耐心的倾听者,听我讲述那些被尘封的过往。

直播间的风向,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改变。

“这妹子三观好正啊!”

“突然觉得王琛有点可怜了……”

“难道……他真的有什么隐情?”

“第一次觉得AA制也没什么不对。”

直播结束时,萧雨对我鞠了一躬:“王老师,谢谢您。我相信您,加油!”

看着她离开的背影,我眼眶有些发热。

我对着镜头,轻声说道:“第十五场,感谢萧雨。她是这片黑暗里,我看到的第一束光。”

那天晚上,我第一次没有失眠。

5 我不是AA,我是投资

萧雨的出现,像是在浑浊的舆论场里投入了一颗石子,激起了微小的涟漪。

虽然大部分人依旧在骂我,但直播间里开始出现了一批“实验派”的支持者。他们不再满足于看热闹,而是开始认真地分析和讨论我每一场约会的细节,猜测我真正的目的。

我的直播,从一场纯粹的“网络审丑”,开始带上了一丝悬疑和思辨的色彩。

之后的十几场约会,我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有理解支持的,也有依旧鄙夷不屑的。舆论在拉扯,在撕裂,而我,始终处在风暴的中心。

真正的转折点,发生在第二十八场约会。

约会对象是一位名叫陈静的女士,资料上写着“某投资公司CEO”。

我们约在一家高级会所的茶室,环境私密而雅致。陈静约莫三十五六岁,穿着剪裁得体的职业套装,气质干练,眼神锐利得仿佛能穿透人心。

她一坐下,没有像Vivi那样炫耀,也没有像萧雨那样拘谨,而是开门见山地说道:“王教授,久仰大名。”

她用的,是“教授”这个称谓。

“不敢当,陈总。”我客气地回应。

“不必客气,”她微微一笑,亲自为我倒了一杯茶,“我看了你所有的直播。很有意思。”

“哦?”我有些意外,“陈总也对这种‘闹剧’感兴趣?”

她摇了摇头,目光灼灼地看着我:“王教授,明人不说暗话。你这哪里是闹剧?你这分明是一场教科书级别的,针对大众心理和舆论导向的精准狙击。”

我的心猛地一跳。

直播间的弹幕瞬间爆炸。

“卧槽!高人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