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我的社交媒体账号下,嘲讽和怜悯的声音交织在一起,但更多的人相信了陆远的权威,认定我就是一个投机取巧、最终玩火自焚的失败者。

我断绝了和外界几乎所有的联系,任由那些恶意的揣测和编造的谣言在网络上发酵。

陆远打来电话安慰我时,我用带着哭腔的声音告诉他,我觉得自己的人生都毁了,也许我根本就不适合做餐饮。

他那端传来一声若有似无的轻笑,随即用一种胜利者对失败者的悲悯口吻对我说:

“苏晴,别这么说,你只是太天真了。这个世界比你想象的要复杂。不过没关系,以后有我,我不会让你再受这种苦。”

那句话,像一把淬了冰的钥匙,瞬间打开了我记忆的闸门。

那些曾经被我解读为爱与保护的细节,此刻却像一条条冰冷的毒蛇,缠绕着我的心脏,吐着信子,露出它们最真实的面目。

我想起,在我创业初期选择供应商时,他曾以帮你把关为由,否定了我精心挑选的一家以有机蔬菜闻名的小农场,转而推荐了一家规模更大但口碑平平的供应商,理由是大公司品控更稳定,不容易出错。

当时我信了,现在想来,那家大公司的背后,不正是他某个商业伙伴的产业吗?

我想起,当我研发出一款颇具颠覆性的海盐牛油果冰淇淋时,他尝过之后,一面夸我天才,一面又劝我不要轻易上架,说市场还没准备好接受这么前卫的口味,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摔倒。

于是那款产品至今还躺在我的配方本里,而三个月后,一家与他关系匪CI密的连锁甜品店,推出了一款几乎一模一样的产品,并大获成功。

他还曾不止一次地提醒我,要和圈子里某些同样是做餐饮的朋友保持距离,说她们心机太重,会窃取你的创意。

就这样,他用一张温柔的网,将我与外界隔绝,让我变得越来越依赖他,依赖他所谓的专业判断和人脉资源。

我曾以为那是爱,现在才明白,那是最残忍的PUA,是一场以爱为名漫长而周密的绞杀。

我的眼泪,在那一刻,彻底流干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麻木的清醒。

我对着镜子,看着里面那个狼狈的自己,笑了。

苏晴,那个天真、盲目、为爱痴狂的傻瓜,已经死在了那个阳光明媚的午后。

4

我假装完全接受了陆远的安排,对他百依百顺,甚至在他提出让我去他的工作室做个端茶倒水的助理时,我都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语气里充满了劫后余生般的感激与依赖。

我的顺从,让他彻底放下了戒心。

在他眼中,我就是一只被拔了牙、剪了爪的猫,再也无法构成任何威胁,只能摇尾乞怜地依靠他生活。

他很享受这种掌控一切的感觉,甚至会刻意在我面前,与其他餐饮公司的老板谈笑风生,讨论着如何引导市场风向,言语间充满了高高在上的傲慢。

他以为我在旁边低头整理文件时,内心充满的是对他的崇拜和羡慕,却不知道,我正像一台最精密的仪器,贪婪地记录着他说的每一个字,分析着他见过的每一个人,将所有线索在脑中织成一张无形的大网。

我的小店虽然关了,但那个曾经充满梦想的厨房,此刻成了我的作战指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