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白天,我在他的工作室扮演着温顺无害的角色;

夜晚,我回到这里,将自己淹没在海量的信息里。

我调取了陆远成名五年来,在所有平台发布过的数千条食评、上百个视频。

我将它们逐一拆解、分析,按照时间、餐厅类型、评价等级、后续影响等维度,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数据库。

我像一个最偏执的侦探,夜以继日地盯着电脑屏幕,眼睛熬得通红,精神却高度亢奋。

我不再是一个厨师,我是一个猎人,在字里行间寻找着猎物的踪迹。

终于,在一个暴雨倾盆的深夜,我找到了那条隐藏在无数数据背后的、冰冷而清晰的规律。

我发现,每当有某个极具潜力的新兴餐饮品牌崭露头角、即将爆火时,陆远总会恰好发布一篇措辞严厉、角度刁钻的负面评论,将其打入谷底。

而在这些品牌销声匿迹后的一到两个月内,市场上总会有一家背景雄厚、与陆远有商业合作关系的大公司,推出类似的产品或模式,并得到他的大力推荐。

这个模式,在过去五年里,重复了整整十三次!

十三家和我一样的晴空小厨,十三个和我一样被他亲手扼杀的梦想!

当我将这十三家公司的兴衰曲线图与陆远的商业合作版图放在一起时,一幅触目惊心的商业围猎图谱,清晰地展现在我的面前。

他不是美食评论家,他是一头披着羊皮以吞噬创业者梦想为食的恶狼!

我的心脏在狂跳,不是因为恐惧,而是因为兴奋。

我知道,我找到了那把能够剖开他伪善面具的解剖刀。

5

明确了陆远背后存在着一个专业的行刑队后,我的计划也变得更加清晰而危险。

我需要从一个宏观的作案模式分析者,转变为一个能拿到实证的潜伏者。

我给自己设定的新角色,是一个因遭受巨大打击而产生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可怜女人,我将对陆远的依赖和崇拜演绎到了极致。

我开始为他煲汤,送到他的工作室,理由是我现在一无所有了,只有你不会抛弃我,为你做点事能让我感觉自己还有点用。

我会在他与人谈话时,安静地坐在角落,用一种近乎痴迷的眼神望着他,让他每一次不经意的回眸,都能看到一个完全被他征服、对他死心塌地的灵魂。

我的表演是如此成功,以至于他工作室的员工都开始在背后同情地议论我,而陆远本人,则在这种病态的崇拜中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感。

他开始越来越多地在我面前谈论他的商业哲学,甚至将一些整理财务票据、归档合同的琐碎工作交给我。

他以为这是对我的施舍,是对一个废人的利用,却不知,他亲手将我送进了他的军火库。

在整理那些堆积如山的发票时,一个重复出现的名字引起了我的警觉——“天星公关顾问有限公司”。

每个季度,陆远的工作室都会支付给这家公司一笔数额不菲的顾问费,远超正常的市场价。

我假装不经意地问起,陆远轻描淡写地回答:“哦,一家帮我处理媒体关系的老朋友。”

这个名字,像一道闪电,劈开了我脑中的迷雾。

我利用深夜的时间,疯狂地在网络上搜索天星公关的一切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