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仪宫内
楚君安低声啜泣,向皇后楚清宁倾诉着自己的委屈,楚清宁看着她那副懦弱的模样,沉声道:“昨夜太子不顾她而去陪伴你,今日午膳你却将他送去了揽月阁。身为太子妃,你连一个文官世家出身的柔弱女子都无法应对,着实令本宫失望。”
楚君安:“姑母,父皇给苏侧妃赐了坐胎药,这么多年,父皇从未给我赏赐过坐胎药。这显然是父皇有意让苏侧妃诞下子嗣!”
楚清宁:“皇家向来重视子嗣,哪怕贵为皇后,若无法诞育子嗣,也可名正言顺地废后。太子如今年岁已不小,却膝下无子,江山根基不稳,皇上自然忧心。你若再不努力,待苏侧妃生下太子长子,恐怕这太子妃之位也将拱手让与她了。”
楚君安惶恐至极:“姑母,安儿并非不急着要子嗣,这几年宫中太医、宫外郎中也看过不少,皆言安儿身子并无大碍,只是不知为何,至今仍未有动静。”
楚清宁叹息一声,望着自己这个侄女,楚清宁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为何楚家的女子在子嗣上都是这样艰难?当年自己也是久居后位却无所出,眼看着后宫妃嫔日益增多,皇嗣接连降生,尤其是皇上宠爱的齐贵妃一朝有孕,皇上欣喜若狂。若非自己想了法子,恐怕如今坐在后位上的就另有他人了。
楚清宁命人拿来一个上好的玛瑙手镯:“回头你把这个赐给苏侧妃,这乃西域之物,久在中原的文官之女没见过这些东西。她一定会喜欢整日戴着。”
楚君安不解:“这么好的东西为何要给她?”
楚清宁:“糊涂!此乃本宫精心调制之物,苏侧妃带着,即便太子临幸,也难有身孕。这东宫的第一个孩子,必须从你的肚子里生出来!”楚君安明白了:“多谢姑母为安儿筹谋。”
楚清宁:“封人的肚子只是缓兵之计,你能快些怀上子嗣才是正事。若至今年年末仍无动静,便不可再等,需另谋他法。你也不要再与太子使性子,回东宫后速往揽月阁设法将太子请走。”
楚君安离去后,皇后贴身嬷嬷玉竹奉茶:“娘娘,莫非又要使当年那法子?”
楚清宁有些头痛:“实在没有别的法子了,楚家其余女子尚幼,难当太子妃之位,而这安儿又久未受孕。本宫岂能坐视东宫首子出自他人,尤其是文官之女。若真是这样,父亲和哥哥必定会对本宫失望至极!”
萧珩于揽月阁用完午膳,观苏绾进膳,实乃一种愉悦。太子妃养尊处优,珍馐美馔皆已尝遍,与之共餐,常对膳食诸多挑剔。但是苏侧妃却大不相同,其觉东宫膳食甚为美味,吃得津津有味,观之令人心生欢喜。
苏绾道:“殿下既已用完午膳,可于妾身处稍作休憩。殿下每日早起上朝,甚是辛劳,妾身愿为殿下按按肩,以解疲乏。”
萧珩颇感新奇:“你竟会这些?”
苏绾轻笑:“妾身身为庶女,需侍奉主母,此等皆为寻常之事。殿下请移步内屋榻上,容妾身好生侍奉。”
萧珩警觉:“孤曾言,孤心唯有太子妃一人,断不会再碰其他女子。你在勤政殿为孤解围,孤感激于你。亦会予你荣华富贵,锦衣玉食。但是孤绝不可能与你圆房,东宫若是有子嗣,也要是太子妃所出,你莫要心存妄念!”
苏绾道:“殿下过虑了,妾身只是想让殿下放松些,日后若有机会,妾身亦会如此侍奉太子妃。妾身能入东宫已是万幸,别无他求,不再受主母与嫡姐欺凌,便已足够。”
萧珩闻此,不禁对眼前女子心生怜悯,不过只是揉揉肩罢了,平日里也会有宫女为其按肩放松,萧珩宽慰自己无需担忧。
步入内室,萧珩褪去外衫,苏绾为其按摩肩膀,一日的疲惫瞬间消散大半。苏绾的玉指所至之处,皆泛起阵阵涟漪。萧珩心中虽有悸动,却仍铭记着他对太子妃的誓言。
很快,萧珩便沉沉睡去,苏绾为其盖上薄被,静候楚君安的到来。
片刻时间,屋外传来声响,苏绾遣采莲前去查看,之所以派采莲去,乃是因其能够将这一幕如实禀报给皇上。皇上刚赐了坐胎药,太子妃就把太子从揽月阁请走,这不是忤逆皇上。
屋外传来太子妃侍女采荷的声音:“太子妃驾到,你们主子还不出来迎驾?殿下可在此处?”
苏绾佯装边走边穿外衫的模样,待至屋外时,楚君安所见到的,乃是衣衫不整,正穿整理外衫的苏绾。楚君安立刻慌了神,萧珩不是说不会碰她,怎么一个午膳的功夫,就这样了......。
楚君安立刻进到内室:“阿珩,阿珩!”
萧珩被惊醒,见来者乃是太子妃,沉声道:“君安,你怎么来了?孤在此用罢午膳,小憩片刻罢了,你莫要胡思乱想。”
楚君安本欲发作,但想起刚刚姑母的叮嘱,勿再与太子争吵,否则太子当真会弃她而去。
楚君安面露委屈之色:“殿下,臣妾苦候殿下良久,方才姑母遣人送来些点心,但是臣妾独自一人,实难有食欲,殿下不如随臣妾移步栖凤阁,稍进些。”
萧珩即刻起身:“既是母后所赐糕点,朕这便前往栖凤阁,今晚也陪着你。”
苏绾取过萧珩的外衫:“且让妾为殿下更衣。”
楚君安面色阴沉:“殿下素喜本宫为其更衣,就不劳烦苏侧妃了。”苏绾知趣地将外衫交与楚君安,退至一旁。楚君安为萧珩更罢衣,挽着他的臂膀,向苏绾投去胜利的目光,与萧珩一同离开了揽月阁。
采莲上前斟茶:“侧妃娘娘,原本殿下欲留宿咱们揽月阁,却被太子妃请走了。”
苏绾道:“太子妃乃正室,又是皇后的侄女,非我一妾室所能阻拦。但是我坚信,只要我一心侍奉殿下,殿下终有一日会看到我的。”
楚君安,你可知,你现今所为,皆是在皇上跟前,将楚氏一族的死期又向前推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