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看着程舟那副谆谆善诱的样子,我再也控制不住,将茶水泼了他一脸,转身离去。

原来七年感情,在他们眼里,都不如一份编制重要。

当程舟一次次提起编制工作这个词语时,我感觉自己好像货架上的商品,但凡贴上有机进口的标签,就让人趋之若鹜。

当晚,我走了很远的路,才找到手机修理的地方。

可手机开机后,我收到的不是程舟道歉悔过的信息,而是另一个坏消息。

我跑了快一个月,才看中下午那块场地,这里毗邻三环内北漂最大的聚集地,最不缺的就是有梦想的年轻人,非常适合打造我的钢琴工作室。

除了位置,租金、面积也都在我预算之内。

只是没等签约,房东就发来消息,有另一位意向客户加价抢走了。

回程的地铁上,我将座位让出去,靠着车门站了一路。

当我被晚高峰人潮推搡着麻木地走出地铁站时,妈妈从老家打来电话,不出意外,也是劝我进高校任职。

“晚晚,你听妈的,这年头创业十有九输,既然都是教课,在高校工作多好啊,又体面又轻松。

“晚晚,我跟你说,你表姐就在咱市里重点中学当老师,听说今年有机会入编,这往后顺顺当当过一辈子有什么不好?

“晚晚,你在听妈说话吗?哎老林,你说孩子会不会在那边太累了……”

“好了你就少说两句吧,孩子心里有数,实在不行就回家,是工作是创业,我都支持。”

听到手机那头爸妈吵吵闹闹,我眼眶一酸,突然想哭。

4

我在小镇出生长大,同龄孩子开始卷教育的时候,我在一次体验课上喜欢上钢琴。

初时爸妈只当个兴趣爱好,给我报班上着玩。

可在我一次次顺利考级,直至拿到第一个市级比赛金奖后,爸妈考虑了好几天,决定送我走专业这条路。

每周末,爸妈开车来回三个小时送我去市里上一对一大师班。

一年后,爸爸在生日那天送给我一台二手的雅马哈,我才发现爸爸不知何时把烟都戒了。

哪怕学校老师不止一次找他们沟通,他们还是在背后默默支持着我。

小镇的孩子,没有资源和财力,只能靠努力,抓住每一次机会。

从大学到研究生,我从无懈怠。

毕业回国前夕,我收到母校的邮件,邀请参加双语人才引进项目参加事业编绿色通道招聘。

从助教开始,两年以后,便有机会晋升讲师,独立授课。

最主要是通过学校的指标,最快能在一年内落户首都。

在大环境下行的现在,程舟饱受创业的压力,他劝我要积极争取这个机会。

就连程舟的父母,也三天两头跟他打听我是否应选。

程舟的父母是国企双职工,退休待遇丰厚,去年老两口来欧洲旅行,我特意请假带他们玩了三天。

但我看的出来,程舟父母对我不算满意。

我爸妈在镇上做个体经营,我是独女,以后还要面临着养老压力。

而程舟父母一直希望他能娶个有首都户口的女孩子,人都是向上社交的,婚姻也不例外。

我告诉程舟,这些年在国外参加比赛和兼职攒了些钱,我想开一间钢琴工作室。

面向成人的业余授课和共享琴室,与livehouse结合,在闹市辟一方独属于音乐的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