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画廊很小,参观者寥寥。当他们走到最里面的展厅时,苏雨凝倒吸一口气——墙上挂着一幅几乎与维米尔《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一模一样的画作,但仔细看又能发现细微的差别。

“这是...”她走近细看,难以置信。

“一幅精妙的仿作,不是吗?”陆修远站在她身后,轻声说,“作者是位名不见经传的荷兰画家,十年前去世了。这是他生前最后一幅作品,几乎没人知道它的存在。”

“你怎么找到它的?”苏雨凝着迷地看着画中少女那熟悉的回眸,感觉仿佛穿越了时空。

陆修远笑了笑:“这是我的工作秘密。不过,我知道你论文的一部分就是研究维米尔的技法对后世的影响,这幅画应该能为你提供独特的视角。”

那一刻,苏雨凝感到心头一暖。她从未遇到过如此理解并支持她学术追求的人,甚至连交往三年的前男友都常常抱怨她“太过沉迷于那些古老的画作”。

接下来的两个月,是他们关系迅速升温的时期。陆修远似乎完美得不像真实存在的人——他记得她所有喜好,理解她每一个眼神,支持她每一个梦想。他会因为她随口提到想读某本绝版书而翻遍整个欧洲的旧书店,也会在她为论文焦头烂额时默默送来她最爱的中式点心和普洱茶。

但在这份甜蜜之中,苏雨凝偶尔会感到一丝不安。陆修远从不谈论他的家庭,避而不答关于他童年的大部分问题,有时她会发现他望着某处出神,眼神中有种她读不懂的复杂情绪。每当她问起,他总是轻描淡写地转移话题。

最奇怪的是,他似乎对她在杭州的家人了如指掌。有一次,她提到母亲有关节炎,他第二天就送来一批价格不菲的中药材,说是“朋友从国内带来的”,但那些药材恰好都是她母亲常用的。

“你是不是调查过我?”有一次,她半开玩笑地问。

陆修远的表情瞬间僵硬,但很快恢复常态:“怎么会呢?我只是比较善于观察和记忆你说过的话。”

苏雨凝没有深究,她太沉浸在恋爱的甜蜜中了。直到那个改变一切的夜晚。

3 突如其来的告别

那是初秋的一个周五,陆修远约她在他们第一次共进晚餐的餐厅见面。苏雨凝特意穿上了他最喜欢的那条蓝色连衣裙,还提前到了十分钟。她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他——她获得了剑桥的教职,毕业后可以留在英国了。

但陆修远迟到了。这很不寻常,他向来守时得近乎偏执。

当他终于出现时,苏雨凝立刻察觉到不对劲。他脸色苍白,眼神躲闪,整个人像是被抽空了灵魂。

“修远,你没事吧?”她关切地问,“是不是工作太累了?”

他摇摇头,没有碰面前的水杯:“雨凝,我有话对你说。”

他的声音冰冷而生硬,与往常判若两人。苏雨凝的心猛地一沉。

“我要离开英国了,”他直视着前方,而不是看着她的眼睛,“下周三的飞机,去纽约。苏富比给了我一个无法拒绝的职位。”

苏雨凝愣了几秒,然后勉强笑道:“这是好事啊!我们可以试试远距离,等我明年毕业,也许也能申请美国的工作...”

“不,”他打断她,声音刺骨地冰冷,“我们结束了,雨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