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就在工程建设顺利推进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项目带来了巨大的冲击。2024 年 7 月,安徽宣城出现了新冠疫情病例,施工现场被封锁,施工人员无法正常进出,工程建设被迫停工。

“林工,疫情太严重了,我们的施工人员已经有十几天没有正常施工了,而且很多物资也无法运进来,” 负责安徽段施工的项目经理李军在电话里焦急地说,“按照目前的情况,我们至少要延误一个月的工期。如果不能尽快解决问题,‘昆仑’项目恐怕无法按时竣工。”

林辰的心情沉重到了极点。他知道,“昆仑” 项目不仅关系到中国的能源安全,还承载着全球电力行业的期待。如果项目延误,不仅会影响中国的 “西电东送” 战略,还会让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超高压直流输电技术产生质疑。

“李经理,你先不要着急,” 林辰尽量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静,“我们立刻启动应急预案,一方面与当地政府沟通,争取获得特殊施工许可;另一方面,我们要做好施工人员的防护工作,确保他们的生命安全。同时,我们还要想办法开辟新的物资运输通道,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在林辰的协调下,项目组很快与当地政府达成了共识。当地政府为施工人员开辟了专门的绿色通道,提供了充足的防疫物资和生活保障;项目组则成立了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制定了严格的防疫措施,对施工现场进行封闭式管理,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核酸检测。

为了解决物资运输问题,林辰联系了国家电网总部,请求协调铁路、公路等部门,开辟 “昆仑” 项目物资运输专线。经过多方努力,一条从新疆到安徽的物资运输通道终于打通,确保了工程建设所需的设备和材料能够及时运抵施工现场。

在全体施工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昆仑” 项目的建设终于重新步入正轨。然而,就在林辰以为一切都会顺利进行的时候,一个更大的挑战悄然降临。

2024 年 9 月,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突然宣布,将对全球超高压直流输电技术进行重新评估,并可能制定新的技术标准。这一消息引起了全球电力行业的广泛关注,也给 “昆仑” 项目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林工,国际电工委员会这次的评估很可能会针对我们的‘昆仑’项目,” 项目组的技术顾问赵教授忧心忡忡地说,“一些西方国家一直对我们的超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心存疑虑,他们很可能会借此机会提出苛刻的技术要求,阻碍我们的项目发展。”

林辰深知,这次评估不仅关系到 “昆仑” 项目的未来,还关系到中国在全球电力行业的话语权。他立刻组织团队,对国际电工委员会可能提出的技术要求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制定了相应的应对方案。

就在林辰和团队紧张地准备应对国际评估的时候,他收到了阿尔伯特・韦伯教授的邀请函。韦伯教授邀请他参加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国际超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研讨会,与全球顶尖的电力专家共同探讨超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挑战。

“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周明院士对林辰说,“你不仅可以向国际社会展示我们‘昆仑’项目的技术成果,还可以了解国际上最新的技术动态,为我们应对国际电工委员会的评估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