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星际帝国355年,“远航者”号探索舰悬停在卡利姆星系的第三颗行星轨道上。这颗被帝国测绘部门标记为“荒芜级”的星球,地表覆盖着暗红色沙砾,常年刮着能撕裂轻型合金的风暴——但在风暴层之下,深埋着一处属于“前星盟文明”的遗迹。我是“远航者”搭载的探索小队队长,代号“磐石”,麾下五人都是帝国探索军中经受过十次以上遗迹任务的老兵:突击手“狂狼”,狙击手“鹰眼”,技术员“齿轮”,医疗兵“微光”。我们的任务很明确:深入遗迹,回收可解析的技术残骸与能源核心,为帝国的星际扩张提供前文明支持。

一、卡利姆遗迹:锈蚀的星盟圣殿

当我们乘坐的“沙蝎”突击舱穿透风暴层,降落在遗迹入口时,第一缕暗红色的阳光恰好从沙砾缝隙中漏下,照在那座半埋在地下的巨型建筑上。遗迹的主体是由一种泛着暗蓝色光泽的未知合金构成,表面布满了数万年风沙侵蚀的划痕,但指尖触碰时仍能感受到金属内部传来的微弱能量震颤——“齿轮”用便携检测仪扫过合金表面,屏幕上跳出一行数据:“材质密度3.8g/cm³,抗腐蚀等级SS级,含未知能量传导粒子”。

入口是一道高约十米的拱形门,门框上刻着前星盟的象形文字,“齿轮”破译出其中几个关键词:“星核”“守护”“传承”。穿过拱门,内部是一条宽五米的甬道,甬道两侧每隔三米就有一盏嵌在墙里的“光晶灯”——当“狂狼”的战术靴踩在甬道地面的金属板上时,光晶灯突然亮起,淡蓝色的光芒驱散了黑暗,也照亮了墙上的浮雕:那是前星盟人驾驶飞船穿梭星系、建造巨型建筑的场景,浮雕边缘还残留着金色的鎏金,只是大部分已经氧化成黑褐色。

甬道尽头是一座直径约五十米的圆形大厅,我们称之为“星核厅”。大厅中央悬浮着一块直径三米的透明晶体,晶体内部有淡紫色的能量流缓慢旋转——“齿轮”的检测仪瞬间报警,屏幕上红色的数据跳个不停:“能量反应等级A级,疑似前星盟‘星核能源核心’,蕴含的能量相当于十艘帝国主力舰的反应堆总和”。这正是我们此行的核心目标。

星核厅的四周分布着六条通道,每条通道的入口都有不同的浮雕标记:有的刻着武器,有的刻着医疗符号,有的刻着数据接口。“齿轮”推测,这些通道分别通向遗迹的武器库、医疗舱、数据中心——也就是说,这里不仅有星核核心,还有大量前星盟的遗留资源。我们刚在星核厅部署好警戒阵型,“鹰眼”的狙击镜就捕捉到了异常:西侧通道的阴影里,闪过一道银色的反光,那是动力装甲的镀层。

“有访客。”“鹰眼”的声音通过战术频道传来,冷静中带着一丝警惕。我抬手示意小队成员进入战斗位置:“狂狼”举着脉冲霰弹枪守在星核厅入口,“鹰眼”爬上大厅东侧的悬浮平台(那是前星盟的维修站台,还能勉强承重),“齿轮”蹲在星核控制台前,一边盯着屏幕一边准备破解设备,“微光”则在大厅角落展开便携式医疗舱,同时激活了战术护盾发生器——我们的麻烦,比预想中来得更快。

二、装备对决:钢铁与火力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