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侧通道走出的是“黑曜石”佣兵团的小队,七个人,全员穿着帝国最新款的“重装猎鹰”动力装甲——这种装甲的防护等级达到了A级,胸部和肩部的合金板厚度超过五厘米,能抵御高斯步枪的近距离射击,头盔上的战术目镜还搭载了热成像与夜视功能。为首的佣兵队长代号“毒蜥”,我在之前的边境任务中见过他,此人以狠辣著称,为了资源能不惜一切代价。
我们“远航者”小队的装备是帝国探索军标配的“适应者”模块化动力装甲,防护等级B+,但优势在于轻量化和可扩展性——“狂狼”的装甲左臂加装了“冲击护盾”,能在近距离抵御霰弹枪的轰击;“鹰眼”的装甲腿部有“静音模块”,移动时噪音低于30分贝;我的装甲则搭载了“战术指挥系统”,能实时共享小队成员的位置与状态。武器方面,我们的配置更偏向探索与中近距离作战:
• 我:一把“脉冲步枪Mk-3”,有效射程400米,单发子弹能击穿B级装甲,弹匣容量30发,备用弹匣4个;腰间别着一把“离子匕首”,能切断合金线缆。
• “狂狼”:一把“霰弹枪Mk-2”,有效射程50米,每发包含12颗钨钢弹丸,近距离威力极强,备用弹壳20个;还携带了两台“微型侦察无人机”,能用于侦查与牵制。
• “鹰眼”:一把“狙击步枪Mk-5”,有效射程1200米,配备穿甲弹与高爆弹,弹匣容量10发,备用弹匣3个;装甲肩部装有“环境伪装模块”,能融入周围环境。
• “齿轮”:一把“电磁手枪Mk-1”,有效射程100米,主要用于自卫,弹匣容量15发;携带“便携式破解仪”“能量干扰器”“维修工具箱”,核心任务是操作遗迹设备。
• “微光”:一把“防御型脉冲手枪”,有效射程80米,枪口加装了“眩晕模块”,能暂时瘫痪动力装甲的能源系统;携带“急救包”“镇痛剂”“止血凝胶”,还有一台“便携式护盾发生器”,能展开直径五米的能量护盾。
而“黑曜石”小队的装备明显更偏向火力压制与重型作战:
• “毒蜥”:一把“高斯步枪Mk-4”,有效射程600米,子弹初速超过1000米/秒,能击穿A级装甲,弹匣容量25发,备用弹匣6个;腰间挂着两枚“高爆榴弹”,威力足以摧毁小型掩体。
• 两名前锋佣兵:各持一把“重型机枪Mk-3”,有效射程800米,射速600发/分钟,使用穿甲弹链,每个弹链包含200发子弹;装甲腿部加装了“稳定支架”,射击时后坐力大幅降低。
• 两名支援佣兵:各持一把“榴弹发射器Mk-2”,有效射程300米,能发射破片榴弹与烟雾榴弹,每个发射器携带15发榴弹;还携带了“医疗背包”,能快速处理轻伤。
• 两名后卫佣兵:各持一把“狙击步枪Mk-6”,有效射程1500米,配备“穿甲燃烧弹”,能引燃动力装甲的能源线路;装甲上装有“反无人机模块”,能干扰敌方无人机信号。
“远航者”小队的优势在于战术配合与遗迹环境的适应性,劣势是人数少、重火力不足;“黑曜石”小队的优势是人数多、火力强、弹药充足,劣势是装甲笨重、对遗迹环境不熟悉。当“毒蜥”的高斯步枪对准星核时,我知道这场冲突已经无法避免——“要么共享资源,要么打一场”,“毒蜥”的声音通过公共频道传来,带着挑衅的意味。“星核是帝国财产,你们无权染指”,我握紧脉冲步枪,“狂狼”的霰弹枪已经上膛,战术频道里传来“鹰眼”的声音:“悬浮平台视野良好,已锁定对方两名狙击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