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明远看着木梳,梳背上的缠枝莲纹样刻得不算完美,甚至有些地方还很粗糙,可他却觉得很暖。

“后来我技术好了,做了很多更精致的梳子,可你奶奶最宝贝的还是这把。” 祖父把木梳递给明远,“你知道为什么吗?”

明远接过木梳,指尖摸着粗糙的纹路,摇了摇头。

“因为那时候我用心了。” 祖父坐在椅子上,慢慢说,“我想着她平时梳头发费劲,就把梳齿磨得特别圆;想着她喜欢缠枝莲,就一遍遍对着图样练,手上磨破了皮也不觉得疼。那把梳子,虽然不完美,却藏着我的心。”

明远心里一动,突然想起自己做书架时的样子 —— 他只想着怎么把传统和现代结合,却忘了为什么要做这件家具。

“你们这几天做样品,是不是只想着‘怎么改’,忘了‘为谁做’?” 祖父看着他,眼神像看透了他的心思。

明远猛地抬头,对啊!他和小玲只想着款式、纹样,却忘了家具是给人用的,得让人觉得舒服、暖心。

“爷爷,我明白了!” 明远站起来,激动地说,“我们之前太执着于形式,忘了手艺的核心是用心,是给人带来温暖!”

祖父笑了,点了点头:“你爸年轻时也犯过同样的错,总想着把家具做得多精致、多复杂,结果客户说太笨重,不实用。后来他想通了,家具是用来过日子的,得好看,更得好用。”

他拍了拍明远的手:“传统手工艺的精髓,从来不是那些死板的纹样、固定的款式,而是‘心’。你把心放进作品里,让人摸到你的温度,那就是好手艺。”

明远握着手里的木梳,掌心传来木梳的温度,像一股暖流涌进心里。他突然知道该怎么做了。

“爷爷,谢谢您!” 明远鞠了一躬,转身就往作坊跑。

祖父看着他的背影,笑着摇了摇头,拿起桌上的木梳,轻轻摩挲着梳背上的缠枝莲 —— 那是他年轻时的心意,如今,要传到下一代了。

6 成功的尝试

“小玲!我有想法了!”

明远冲进作坊时,小玲正对着设计图发呆。他一把抓过图纸,拿起笔飞快地画起来。

“你看,” 明远指着图纸,“咱们做一个梳妆台,用祖父教的攒边打槽工艺做桌面,这样桌面不容易变形;抽屉用暗榫,不用拉手,用凹槽代替,既简约又安全;梳背的位置,刻上奶奶那把梳子上的缠枝莲纹样,但不用刻满,只刻一半,另一半留白,这样既有传统的味道,又不显得繁琐。”

小玲看着图纸,眼睛越来越亮:“哥!这个好!梳妆台是女生用的,缠枝莲纹样温柔,暗榫和凹槽设计又现代,而且攒边打槽工艺扎实,用几十年都没问题!”

兄妹俩立刻动手,明远负责做梳妆台的框架,小玲盯着纹样雕刻,老周头帮忙打磨。这次明远做活时,心里想的不再是 “怎么结合传统和现代”,而是 “用这个梳妆台的女生,每天早上对着它化妆,会觉得开心吗?”

他把桌面打磨得特别光滑,连边角都磨得圆润;抽屉的滑轨反复调试,确保推拉顺畅;缠枝莲纹样刻得深浅适中,既清晰又不扎手。

三天后,梳妆台做好了。浅木色的桌面,一半缠枝莲纹样精致温柔,一半留白干净简约,暗榫和凹槽设计让整个梳妆台看起来利落又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