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你看这个设计图!”
小玲把画满草图的本子摊在桌上,指着其中一张:“这个书架,用燕尾榫拼接,不用一根钉子,侧面刻简化的回纹,颜色用浅木色,肯定符合年轻人的审美!”
明远凑过去看,图纸画得很细致,榫卯的结构标注得清清楚楚。他点了点头:“结构没问题,就是这回纹…… 会不会太简单了?”
“不简单!” 小玲拿起笔,在图纸上圈了圈,“现在年轻人就喜欢极简风,太复杂的纹样他们觉得老气。我查过数据,去年极简新中式家具的销量涨了三成呢!”
接下来的一周,兄妹俩泡在作坊里,跟着老周头一起做书架。明远负责榫卯结构,小玲盯着纹样雕刻,老周头帮忙打磨。
好不容易做出第一件样品,小玲兴奋地拍了照片,发到文创交流群里。可回复却让他们凉了心。
“这回纹刻得也太敷衍了吧?不像传统工艺。”
“榫卯是好,但款式太普通了,跟宜家的书架没区别。”
“不伦不类的,既没有传统的韵味,也没有现代的设计感。”
小玲看着手机屏幕,眼圈红了:“怎么会这样?我明明查了很多资料啊……”
明远拿起书架,翻来覆去地看。确实,回纹刻得太浅,几乎看不出传统的感觉;榫卯结构虽然扎实,但款式太简单,没什么记忆点。
“是我太急了。” 明远叹了口气,“我想着赶紧做出样品,却没把传统的魂融进去。”
“那现在怎么办?” 小玲声音带着哭腔,“市集下周就要开始了,咱们连件像样的样品都没有。”
老周头走过来,拍了拍他们的肩膀:“别灰心,刚开始哪有一次就成的?我年轻时跟你爷爷学做衣柜,做错了七八件才成样呢。”
明远看着书架,又看了看墙上祖父年轻时的照片,突然想起祖父说的 “用心”。他拿起刻刀,在书架的侧面慢慢刻起来,这次他没有简化回纹,而是按照祖父教的手法,刻得深而有力。
小玲看着他的动作,愣住了:“哥,你这是……”
“我想试试,” 明远头也不抬,“把传统的纹样做扎实,再结合现代的款式,或许效果不一样。”
可等他刻完,问题又出现了 —— 深刻的回纹和简约的书架款式放在一起,显得很突兀,像硬生生贴上去的。
小玲摸了摸回纹,小声说:“这不像传统,也不像现代。”
明远把刻刀扔在桌上,心里又烦又急。他想起祖父的话,想起父亲的嘱托,又看着眼前不伦不类的书架,突然觉得自己很没用。
“要不…… 还是算了吧。” 明远的声音带着疲惫。
小玲看着他,咬了咬嘴唇,没说话,却默默捡起了地上的刻刀。
5 祖父的启发
“你们俩这几天没睡好啊?”
早饭时,祖父看着兄妹俩眼下的黑眼圈,皱起了眉头。小玲扒着粥,没说话;明远低着头,也没应声。
饭后,祖父把明远叫到书房,从柜子里拿出一个木盒。打开盒子,里面是一个小小的木梳,梳背上刻着缠枝莲纹样,虽然有些旧了,却依旧精致。
“这是我年轻时给你奶奶做的。” 祖父拿起木梳,眼神温柔,“那时候我刚学手艺,技术不好,做这个梳子用了一个月。你奶奶拿到时,高兴得哭了,说这是她收到最好的礼物。”